7月27日,在第二十三届科协年会开幕式上,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作了题为《疫苗研发创新带给我们的启示:向科学要答案》的主旨报告。在谈及新冠病毒溯源时,高福提到:“我一再强调谁都不要‘甩锅’,病毒溯源不能政治化,溯源是个科学问题。”
他提到,2004年香港联合大学分离了HCoV-HKU1病毒,开始以为这是非典SARS之后的一种新的冠状病毒。但通过病毒溯源,科学家检测到HKU1病毒早在1995年就存在于巴西的冰箱之中。
高福表示,出现冠状病毒不奇怪,冠状病毒最大的特点就是特别容易发生重组,然后就会形成一个新的病毒,“新冠病毒的出现对专业人士完全是灰犀牛事件”。
“我们可以预见,未来还会有第八种、第九种冠状病毒引发人类感染,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找通用疫苗,争取把各种各样可能发生的冠状病毒防护好。”高福说。
高福将病毒变异与人体免疫系统的关系比喻为“永恒的猫鼠游戏”,在这个过程中,疫苗可以提供基础免疫,包括防感染、防发病、防传播、防重症和防死亡。
“随着冠状病毒变异的不断出现,这些变异株具有不同的特征——传播速度、致病性、免疫逃逸等,而全世界共享疫苗应该成为解决方案的一部分。”他指出,确保所有国家都能获得和大规模使用新冠疫苗,团结一致应对新冠大流行,是防止该病毒在全世界传播的一项重要战略。
“现在全球新冠疫情第三波开始了,英国真实世界近50天的情况显示,与第二波疫情相比,发病人数相同的情况下死亡人数明显减少,所以疫苗可以防重症死亡。”高福说。
目前全球共有7条新冠疫苗研发技术路线,中国的疫苗研发进程处于第一方阵。高福认为这得益于中国近几年在病原微生物和免疫学的长期投入,基因组测序的及时分享为全世界研发疫苗争取了时间,我国发挥体制优势,联防联控、群防群控,成立了疫苗专班积极部署五条路线,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等机构提供了早期生产疫苗的P3实验室,抢出了两三个月的时间。
在应对新冠肺炎等卫生应急事件时,高福提到,要以科学为基础,还需要公众的理解、参与和依从以及行政决策,达到“科学求真、行政务实”。
他表示,科技界为疫情防控提供了科技和决策支撑,疫苗研发进程很好,但目前依然无法研制出可以防护所有冠状病毒的通用疫苗。“这说明过去的知识已经不管用了,我们还是要回归科学、向科学要答案。实现创新引领、自立自强,在座的青年人要善于思考、善于总结,从杂乱无章的实践当中找到理论、找出假说,做出前瞻性研究。”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