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环渤海地区是我国钢铁工业聚集区,产量占全国五分之一,必须要抓住机遇,快速布局,牵头开启钢铁行业的绿色革命。”7月26日,在第二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京津冀绿色经济发展峰会上,中国金属学会副理事长赵民革表示,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对钢铁行业来说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的发展目标是以绿色化、智能化为牵引,构建钢铁与下游产业、社会及自然融合发展的生态圈,实现高质量发展。
钢铁是京津冀地区的重要支柱产业,就业人数众多、产业关联度高、消费拉动贡献大,对区域经济和就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会上,多位院士专家就钢铁产业如何开启绿色低碳革命、“双碳”的实施路径与技术措施等热点问题开展交流研讨。
中国工程院院士、钢铁研究总院名誉院长殷瑞钰指出,从总体上看,钢铁工业实现“碳达峰”主要在于减产减排,继续增产是背道而驰的;实现“碳中和”,减排减产仍然是主要方式,增加碳汇是必要的辅助。
“钢铁行业‘碳达峰’的时间点主要由粗钢产量的峰值决定,初步判断,这个时间节点为‘十四五’前期。钢铁行业越早实现碳达峰,越有利于后续碳‘下坡’和碳中和的实现。”殷瑞钰表示。
殷瑞钰认为,削减粗钢产出总量,进行流程结构调整、发展全废钢电炉短流程钢厂是中国钢铁工业实现“碳中和”的两大抓手,但他强调,单靠钢铁行业自身要实现“碳中和”是极其困难的,如果考虑全社会的协同,那么钢铁行业未来也许有可能趋近“碳中和”。
面对目前我国钢铁工业面临着低碳和污染物控制两大难题和挑战,赵民革表示中国金属学会一直重视行业低碳绿色技术发展,力求通过各种形式促进技术交流,助力钢铁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中国金属学会常务副理事长赵沛介绍了“十三五”时期京津冀钢铁业协同发展的布局和实践,对京津冀钢铁业协同发展有关建议进行回顾,并对“十四五”时期京津冀钢铁业面临的挑战、京津冀三地产业协同体系的建设等方面进行分析展望。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李新创从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特征、新阶段新要求以及未来钢材消费预测等角度进行了总结研究,结合我国钢铁工业低碳发展实践,提出了推动绿色布局、节能及能效提升、优化用能及流程结构等未来钢铁工业低碳转型的六大路径。
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背景下,中华环保联合会副主席、原国家环境保护部总工程师杨朝飞指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保工作仍然任重道远,我国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全面绿色转型的基础依然薄弱,生态环境保护的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总体上尚未根本缓解。
“‘十四五’时期我国要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坚持细颗粒物、臭氧与二氧化碳协同控制,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推动环境质量持续好转。”杨朝飞说。
峰会举办期间,还举行了“京津冀钢铁行业固废治理及资源化利用联合创新平台”启动仪式,推动京津冀地区固废治理及资源化利用协同创新和联合攻关。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