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杜江峰院士、石发展教授等人在固态体系中开展了首个类原子缺陷全同性检验,频率检验精度达赫兹级,并基于这一结果提出新型固态原子钟方案。该成果日前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
粒子的全同性是开展高精度测量的前提,人们倾向于相信光子、电子、原子等粒子天然就是全同的。但对于固体中的类原子缺陷,由于固态晶格的复杂性,人们通常不认为它们是全同的。目前,科学界尚未对固体中的类原子缺陷进行过高精度的全同性检验。
金刚石中的一种类原子缺陷——氮—空位色心,具有很多优良的性质,如在室温大气条件下具有很长的相干时间,可通过激光照射读出和初始化,周围存在可被利用的核自旋资源等。
在室温大气条件下,该研究组对氮—空位色心的全同性进行了赫兹级水平的检验。其中,对氮核自旋的电四极矩耦合的测量最为精确,精度比以往实验提高了四个数量级。实验发现,即使在室温大气条件下,不同的色心仍能在赫兹水平上表现为全同,而不均匀的晶格应力可使色心产生数十赫兹的差异。
基于全同性检验结果,他们提出一种具有高鲁棒性和集成性特点的固态原子钟新方案。该方案将核自旋的电四极矩耦合当做频率标准,一块1立方毫米大小的具有6 ppb色心浓度的金刚石即可达到现有商用原子钟的水平。相较于现有商用原子钟,该固态原子钟更适合在低温、高压、移动平台等具有挑战性的复杂环境下工作。目前,相关成果已申请专利。
该工作提供了一种在固态自旋中开展精密测量的方法,未来测量精度可在低温下进一步提升至毫赫兹水平。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103/PhysRevLett.127.053601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