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王和兴、教授姜庆五科研团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际地区合作交流项目支持下,与上海市的疾病预防控制等相关单位,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医学院教授陈跃等合作,从2017年起,以上海市长宁区小学为单位,建立约300名儿童健康动态队列(共684名儿童参与该队列),随访至2020年,通过问卷调查、体检和尿液收集,检测尿液中五大类别的26种抗生素和代谢产物后发现,上海儿童抗生素暴露水平近年已明显下降。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环境污染》。
姜庆五介绍,细菌耐药是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是抗生素生产和使用大国,近年来,多项采用尿液、血液等为生物样本的研究,已证实我国人群频繁暴露于多种不同来源的抗生素,涉及人群包括儿童、孕妇、成年人和老年人,提示我国人群目前广泛暴露于多种抗生素,处于较大的相关健康风险之中。为促进抗生素合理使用,在过去20年中,我国政府已经发布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然目前尚未见基于生物监测的抗生素暴露水平的时间变化趋势研究,以评价相关政策的效果。
为此,从2017年起,王和兴、姜庆五科研团队以上海市长宁区小学为单位,建立约300名7到11岁儿童的健康动态队列,随访至2020年,总共684名儿童参与该队列。每年均进行问卷调查、体检和收集尿液,检测尿液中五大类别的26种抗生素和代谢产物。
儿童健康动态队列的随访研究结果发现尿液中抗生素检出率为51.9%。与2017年相比,2020年尿液中抗生素总检出率从58.2%下降到39.7%,下降幅度占2017年检出率的31.8%;四环素类检出率从11.4%下降到7.0%,下降幅度占2017年检出率的的38.5%;喹诺酮类检出率从34.3%下降到21.3%,下降幅度占2017年检出率的37.9%;大环内酯类检出率从8.6%下降到3.8%,下降幅度占2017年检出率的55.8%;磺胺类检出率从16.4%下降到8.7%,下降幅度占2017年检出率的46.9%;酰胺醇类检出率从19.3%下降到12.2%,下降幅度占2017年检出率的36.8%。尿液中抗生素浓度和健康风险也呈现下降趋势。
姜庆五说,为研究引起抗生素暴露水平下降的原因,科研团队将影响抗生素暴露的体力活动、体重等基本人群特征和食物摄入纳入统计模型,发现未明显影响抗生素暴露水平下降趋势。为进一步研究食物摄入和分析方法的影响,科研团队将与抗生素有相似暴露源的尿液中典型邻苯二甲酸酯代谢产物和双酚A作为共暴露参考污染物,纳入统计模型,结果也未发现明显影响抗生素暴露水平下降趋势。这提示儿童基本特征、食物消费和分析方法不是抗生素暴露水平下降的原因,而抗生素使用量下降和食品或环境中抗生素残留降低是潜在原因。
王和兴表示,2017—2020年间,上海市儿童虽然仍广泛暴露于抗生素,但已呈现出明显下降趋势,表明我国近年实施的促进抗生素合理使用的政策已显示出效果。由于我国地区间政策执行力度可能存在差异,在上海市儿童中的发现也有可能不适用于其他地区,但该成果对我国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有重要意义。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envpol.2021.118167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