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锡山致辞(受访者供图)
9月25日,国内首个结直肠癌“防筛诊治护管”全链条的科普中国行(以下简称“科普中国行”)在京启动。
在启动仪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李兆申在视频致辞中指出,结直肠癌的健康知识科普行动,对于提升全民早筛意识及筛查依从性,提升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率,提高病人的术后生活质量,提升5年生存率意义重大,非常值得向人民群众推广。
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最新癌症数据库GLOBOCAN2020显示,我国结直肠癌的新发病例已从2015年的38.8万例增加到了2020年的55.5万例,并且正以每年7.4%的速度攀升。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结直肠癌年新发病例最多的国家。
“老百姓在没有症状或没有感觉不舒服时,几乎不体检、不筛查。另外,专业的医生团队也存在一定的误区,不知道什么时候用什么技术筛查。”李兆申坦言。
鉴于此,此次“科普中国行”将围绕公立医疗机构建设结直肠癌科普教育基地,面向结直肠癌患者、家属及相关的高风险人群提供及时、有效的精准科普。
据悉,该项目计划在2022年底在全国建立覆盖省市县各级医院的100家科普基地,培养300名科普人才,开展2000场科普活动。
重视高风险人群筛查
“特别要重视结直肠癌高危人群的防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主任王锡山说。
根据《NCCN结直肠癌筛查指南》和《中国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2020,北京)》,结直肠癌患者的家属人群应该早10年于患者的发病年龄进行筛查,或者40岁开始筛查。
在此次启动会上,王锡山首次公布针对结直肠癌家属人群(配偶和一级家属)的前瞻性、多中心的筛查验证研究。
据悉,该项目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牵头,联合全国11家研究中心开展,综合APCS问卷、便隐血、多靶点FIT-DNA检测结果,旨在为临床真实场景中高风险人群参与肠癌早筛提供一条切实可行的筛查路径。
研究表明,综合三项手段根据阳性结果个数多少,明显可以不同程度提升肠镜依从性,具有梯度差异,尤其三项均阳的人群肠镜依从和检出均明显升高;多靶点FIT-DNA检测阳性人群的肠镜依从率、检出率更高;同时相比总体人群,多靶点FIT-DNA检测阳性人群罹患结直肠癌、进展期新生物风险明显更高,并且结直肠癌NPV较高,具有更高筛查效益。
王锡山表示,该研究创新性对结直肠癌家属人群进一步风险级别分层,可有效提升高风险人群的早筛参与度和病变检出率,为肠镜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参考策略。
为此,此次“科普中国行”不仅面向医院肠癌患者,还面向院外高风险人群,打造“防筛诊治护管”全流程、全方位的癌症防控管理体系。避免出现人群危而不筛、筛而不查、查而不治的情况,切实打通癌症防控链条,提升早诊早治率。
全方位提速早筛进程
记者在启动上还了解到,中国首本覆盖结直肠癌“防筛诊治护管”全链条的科普读物《结直肠癌防筛诊治护管科普宝典》(以下简称《宝典》)预计于2022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正式出版。
据人民卫生出版社副总编辑杨晋介绍,该《宝典》通过大数据、问卷调查、面对面采集等方式收集了1000个结直肠癌患者和家属迫切需要的问题,由两个学会的专家进行权威解读,能够为一线医生提供权威、专业、实用的科普工具书,帮助有志于从事健康知识普及的一线医护人员把防癌科普工作落到实处。
“癌症早筛关口前移,需要充分发挥临床与体检两个场景的优势,体检机构作为社会广泛人群健康保障的桥头堡,是执行防癌早筛有效的场所。”爱康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张黎刚表示,爱康集团已面向体检人群提供依从性高、准确、合规、适宜推广的癌症筛查技术,并综合运用云、大数据、5G、AI等新兴技术,及早发现肠癌隐患。
并且,最近爱康也启动了“防癌早筛百城行”活动,携手诺辉健康等战略合作伙伴围绕结直肠癌等众多重大疾病威胁,通过客户体验、走进企业,举行免费义诊等活动积极宣传防癌早筛的重要性,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中国有1.2亿结直肠癌高风险人群和6.3亿平均风险人群,肠癌早筛科普的话语权首先在一线的临床医生和专家。”诺辉健康执行董事兼CEO朱叶青表示,诺辉将始终坚持守护早筛技术的医学严肃性,让用户实现“查一次,更放心”,让临床资源更高效的服务患者和高风险人群。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