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樊嘉院士团队与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研究员周虎、中科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高大明等团队合作,全面解析了肝内胆管癌的分子特征全景,为肝内胆管癌的临床诊治提供了新思路和新策略。相关研究已在线发表于《癌细胞》。
肝内胆管癌恶性程度高,早期诊断难,手术切除率低,易转移并累及周边脏器,同时缺乏有效的靶向和免疫治疗,预后极差,术后5年生存率仅20%~30%。因此,急需深入阐明肝内胆管癌的发病机制,绘制更精确的基因及分子图谱,为鉴定新的诊治靶点并实现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人员用262例在中山医院肝外科手术中切除的样本,综合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磷酸化蛋白质组和微生物组等多组学、多维度数据,首次系统性绘制了肝内胆管癌的多维分子图谱,为肝内胆管癌的发生发展机制、精准分子分型、预后判断和个性化治疗策略提供了新思路。
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建立了以蛋白质组为核心肝内胆管癌患者的分子分型:炎症型(S1)、间质型(S2)、代谢型(S3)和分化型(S4),这四个亚型在基因组、免疫微环境、治疗策略、临床预后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特征,有望指导临床的个体化诊治;并明确了肝内胆管癌五个主要驱动基因的针对性的潜在治疗靶点,深度揭示了这些突变与细胞周期、药物代谢、炎症-感染等生物学过程的关联性。
此外,该研究还揭示了黄曲霉毒素及中草药马兜铃酸所造成的基因突变“指纹”在肝内胆管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病因预防提供了线索。研究发现,中国人群样本中特异性存在黄曲霉毒素突变“指纹”,与高肿瘤突变负荷和高NK细胞浸润等显著相关。
樊嘉表示,该研究通过整合多组学数据,较完整地揭示了肝内胆管癌的分子特征及发生发展机制,在重大疾病的诊断标志物及治疗性靶标上取得突破性进展。这将为探索肿瘤异质性和实现个体化治疗做出重要贡献。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ccell.2021.12.006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