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华峰团队。周恒立 供图
胃癌前病变诊治辅助系统效果图。潘华峰团队 供图
1月5日,记者从广州中医药大学获悉,该校教授潘华峰团队牵头完成的胃癌前病变数据挖掘数字化平台——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已初步建立,现处于平台试用阶段。据悉,该平台由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胃癌前病变中医精准医学治疗方案研究”项目资助建设。
胃癌是一种普遍性高且致命的恶性肿瘤,起源于胃黏膜腺癌,其确诊较多发生在晚期,预后较差。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2020年我国因胃癌死亡的人数高达171万人,仅次于肺癌,肝癌与结直肠癌,因此胃癌的早期诊治对提高胃癌治愈率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该系统,潘华峰团队收集、整理、分析胃癌前病变名中医临证资料,建立大数据库,进行大数据挖掘,并凝练为名中医特色的个性化诊疗学术思想、观点、理法方药,指导临床实践并用于传承、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
根据研究工作需要,潘华峰团队反复与广东快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研究人员探索,积极推进课题实施与应用。目前,该团队已经优化设计数据输入、输出端口格式标准、文件方式、应用程序等,便于胃癌前病变名中医临证资料的自动化录入、收集、整理和转存,实现信息电子化、标准化、规范化,便于大数据库的构建、存储、挖掘和开发利用。
在系统功能方面,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可对自动导入的门诊、病历数据库进行编辑、校对,指标统计、可视化呈现,实现对录入数据字段进行联合检索,对检索出的记录导出用于统计分析。其中的数据统计与可视化法模块可对全部或部分记录,全部字段进行统计分析和绘制统计图,从而实现病历数据、诊断数据、治疗数据的可视化展示。
潘华峰表示,此次中医传承数字化平台的搭建,更突出信息化特色,结合互联网、大数据等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中医药系统地加入信息化行列进行有益探索,并以此平台建设为契机,重点实现中西医防治脾胃病互联网化、大数据化,以期带动中医药信息化的发展。结合线上中医药诊疗系统“线下首诊、线上复诊”,借助新技术推动本学科发展,促进成果转化。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