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恒飞 王夏君 科技日报记者 江耘
17日,记者从浙江省农科院获悉,该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小黄鱼科研团队与美国奥本大学、厦门大学合作,首次完成小黄鱼全基因组组装注释与精细图谱绘制,为建立小黄鱼基因组选择育种、培育高产抗病优质良种提供了基因资源和技术手段,相关研究论文近日在线发表于学术期刊《分子生态学资源》上。
小黄鱼是中国重要的海产经济鱼,味道鲜美,广受青睐。2021年,浙江省农科院等单位通过连续8年产学研联合攻关,突破了野生小黄鱼驯活、人工催产和全人工规模化繁育关键技术,实现小黄鱼网箱养殖规模化生产。随着小黄鱼全养殖产业的扩大和科研的深入,破译小黄鱼基因组,发掘生长、性别决定等相关重要功能基因成为摆在科研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黄鱼属拥有东海四大海产中的小黄鱼与大黄鱼两个重要经济鱼类,虽然它们形态和染色体核型相似,但是黄鱼属物种之间的遗传关系尚未明确。”论文第一作者、浙江省农科院水生所助理研究员谢庆平博士介绍,本研究通过结合四类基因组测序技术,构建了小黄鱼染色体水平的基因组精细图谱;揭示小黄鱼基因组大小为706 Mb,注释基因为25233个;进化分析表明小黄鱼与大黄鱼亲缘关系最近,大概在2540万年前开始分化。
谢庆平介绍,鱼类雌雄同体和雌雄异体的演化方向,在学术界仍然是一个有待解决的有趣谜团。此次研究通过转录组学、比较基因组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的技术方法,鉴定出dmrt1基因为小黄鱼的雄性特异性基因,且dmrt1基因序列的演化可以作为鱼类中雌雄同体现象产生的生物标记。
论文通讯作者、浙江省农科院水生所所长楼宝研究员表示,小黄鱼全基因组的解译和基因组精细图谱的绘制,对于海洋渔业资源保护、小黄鱼养殖产业化以及分子遗传育种技术的研究意义重大,可以为科研人员开展小黄鱼种质资源挖掘保护、经济性状的遗传解析和建立以基因组为基础的辅助育种平台。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