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敏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11/18 23:03:05
选择字号:
2022中国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指数发布

11月18日,第五届世界声博会暨2022科大讯飞全球1024开发者节在安徽合肥开幕。现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又称“赛迪研究院”)院长张立发布了2022中国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指数(合肥指数)。这是国内首个以地区冠名的全国性人工智能专题研究成果,旨在全面系统反映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态势。

500-1.jpg

第五届世界声博会暨2022科大讯飞全球1024开发者节开幕现场 王敏 摄

张立介绍,“目前,我国人工智能进入与经济深度融合应用新阶段,智能化转型全面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在全球的影响力不断增强。”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1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增长2.6倍,占全球比重提升到16.8%。专利申请量占全球占比持续扩大,从2012年的13%增长到2021年的70.9%。

同时,我国各地人工智能产业蓬勃发展,融合应用不断推进。已建设11个“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和18个“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形成了产业区域覆盖面积最广、应用场景最多、科技企业最集中的区域协同发展体系。

指数报告从发展环境、创新能力、基础配套、资本投入和产业实力五个维度,构建了中国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指数,即“合肥指数”的评价体系。

从总体指数来看,北京、广东和上海处于人工智能领域的领跑地位,安徽则紧随其后,排全国第6位。值得一提的是,安徽人工智能90%的科研成果、基础设施建设、示范应用场景和人才队伍都集中在合肥。“合肥已经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最活跃的城市之一。”张立表示。

在发展环境方面,各地方政府积极出台人工智能产业的专项政策;在创新能力方面,我国人工智能研发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从业人数不断增加。2021年我国人工智能的研发强度为19.4%,从业人数增加到31万人,占全球比重的5.3%在基础配套方面,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平台加快部署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在资本投入方面,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年投资数量2000亿,平均单笔投资持续增长,政府基金主导作用明显,主要分布在长三角地区在产业实力方面,北京、广东、浙江和上海产业集聚效应持续扩大,企业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最后结合合肥实际情况,张立对合肥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提出五点建议。加强专项政策的指引,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构建适应于合肥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评估机制,聚焦智能语音、AI芯片等重点领域,制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融合应用的实施方案。

加快建设高端技术研发平台,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发挥一流科学技术领军型人才的牵头和带动作用,加快人工智能领域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提升合肥人工智能软硬件开发共享服务能力,助力产业集聚融合发展。

引入战略型科学家,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培养和引进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水平的战略科学家,发挥战略科学家的影响力,吸引一批人工智能领域一流的科研人才团队。

打造高能级学术平台,强化重大原创突破,加大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研究体系的部署和统筹规划,加快形成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原创性科技成果。

发挥资本力量,推动融合应用场景的落地。通过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带动社会资本的投入,吸引企业资金参与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成果的转化,探索合肥人工智能从技术应用到联合创新场景的建设。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email protected]
 
 打印  发E-mail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