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神经外科医护人员全力救治了一名罹患颅内巨大脑膜瘤的年轻患者。12月4日,患者小于(化名)康复出院。临走前,小于紧紧握住神经外科孙炜主任的双手,激动地说,“谢谢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巨大肿瘤脑中疯长
脑膜瘤是起源于脑膜的良性肿瘤,生长慢、病程长,大脑有足够的时间代偿肿瘤的挤压,因此患者在长时间内很难察觉出异常。但一旦大脑的代偿能力达到极限,患者就会出现头痛、呕吐、瘫痪、癫痫等症状,或者在剧烈咳嗽、过度用力时引发颅内压力骤然增加发生脑疝,危及生命。
27岁的小于是在一次颅脑核磁共振检查中赫然发现自己颅内衍生有一颗巨大肿瘤,这犹如晴天霹雳,打破了一家人原本的宁静。经过反复咨询和同行专家的推荐,小于和父母慕名找到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孙炜。
人体颅内竟会生长出一颗如此大的肿瘤,这在国内外临床都十分罕见。孙炜告诉小于,由于肿瘤体积巨大,最大直径已接近12厘米,破坏颅骨,严重挤压大脑,手术切除是唯一的治疗方法,“必须尽快接受手术。”
脑膜瘤由颈外动脉和颈内动脉双重动脉供血,血液供应异常丰富,如不提前采取措施,术中极易大量出血,这给手术增加了难度。正当众人思索之际,孙炜毅然决定担任这台手术的主刀医生。
密切配合顺利手术
孙炜多次组织全科医护人员会诊,认真讨论并制定了缜密的治疗和手术方案:第一天对肿瘤的供血动脉进行栓塞,第二天进行自体血液储备等具体手术准备,第三天肿瘤栓塞到最佳状态,进行肿瘤切除。
11月21日,该院主任医师王利清、副主任医师高海滨在医院医学影像科的密切配合下,首先查清肿瘤供血动脉分布情况,并对其进行栓塞,以阻断肿瘤大部分的血液供应。
11月23日7点,核磁共振检查室内,医学影像科主任陈振波带领工作人员提前上岗,为病人进行核磁共振检查。半小时后,上千张核磁图像上传至该院医学影像工作站。孙炜仔细对比患者供血动脉栓塞前后肿瘤的血运、质地、体积、对大脑的挤压程度等变化,并通过体表定位和反复测量计算,进一步精准确定手术方案。
8点,输血科工作人员在主任冯永路的安排下,为病人做术前自体血储备。400ml全血缓缓流入采血袋,经过专业处理,进入恒温冰箱,等待术中需要时再输回病人体内,补充丢失的红细胞和凝血因子,以稳定病人血压,改善凝血状态。
8点30分,手术正式开始。
麻醉科主任王强亲自实施麻醉,患者很快安全平稳进入全麻状态。手术室护士长魏洁带领护士做好手术准备。神经外科副主任周剑云带领副主任医师张新和主治医师曹泽,借助专业手术放大镜,层层打开头颅,轻轻剥下肿瘤侵蚀的骨瓣,充分显露出肿瘤。
手术团队为患者实施手术。(北京博爱医院供图)
在手术显微镜高倍放大下,孙炜全神贯注地操作着吸引器、双极电凝、绣花针般纤细的显微剪刀和镊子,这颗巨大的肿瘤终于一层层被切除。前期的供血动脉栓塞阻断了肿瘤的主要供血,大部分肿瘤发生了预期的缺血坏死,从而保证了这台手术的顺利进行。
三个小时后,肿瘤主体被全部切除。随后,孙炜又借助高清神经内窥镜切除了骨窗外围脑膜上残存的肿瘤和增生血管,并进行了脑膜修补、骨瓣复位、缝合等一系列操作。
这台超乎寻常的摘除巨大脑膜瘤的开颅手术,得到了该院领导和医务处的高度重视。在麻醉科、手术室、医学影像科、输血科等相关科室的密切配合下,神经外科圆满完成了这台高难度手术。
术后,在医护团队的精心护理下,小于没有出现任何并发症,也没有留下任何后遗症。12月4日,小于康复出院,这个年轻的生命即将开启全新的生活。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