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教育部公布了2022年工作要点,其中明确要逐步淡化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与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身份色彩,探索分类特色发展模式。而在2月14日公布的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中,作为“淡化身份”的一个具体举措,本轮建设名单不区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在“双一流”第二个周期建设中强调“淡化身份”的问题,教育部此举受到高等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破解身份固化问题是当初启动“双一流”建设的一个重要目的。原“211工程”和原“985工程”属于“先戴帽再建设”。“211、985”的“帽子”戴上以后,就形成了鲜明的高校身份标签。“双一流”建设以每5年为一个建设周期,使高校竞争更加多元、开放、动态。“双一流”定位于先建设,再评估验收建设成果,在破解身份固化问题方面曾经被寄予厚望。但是,在第一个建设周期并没有能够显著弱化“双一流”高校和学科的身份标签,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双非”高校等高校“鄙视链”仍然存在。
在很多情况下,政府、社会和高校自身仍然将“双一流”作为一个具有成就和地位象征的身份标签在使用。这超出了入选高校和学科作为“建设者”的原定位。“双一流”高校和学科在招生、升学、就业、办学资源吸纳等方面所拥有的支配性优势已经构成了对“双非”高校和普通学科的歧视,对高等教育领域公平、公正、公开的秩序造成了一定的冲击,而这种支配性优势并非主要基于公平竞争,身份优先和身份排他在其中影响也不小。
身份色彩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双一流”建设的主题。在全球知识经济中,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被视作创新的源泉和发展的引擎,也是提升国家竞争力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属于整个高等教育的塔尖资源。
受制度惯性和积习的影响,“双一流”建设在一些方面不自觉地延续了原“211工程”和原“985工程”的身份固化倾向,“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身份色彩如何淡化仍然没有找到特别有效的答案。这不仅无益于建设进程,不利于创新源泉和发展引擎效应的提升,还会对整个高等教育治理产生一系列负面作用。各高校为了获得或者维持身份所开展的非理性竞争、面对排他性竞争所产生的不公平感……各种因素都在持续消耗着“双一流”建设的初心。
“双一流”建设是在举全国之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这件事之所以重要,值得国家层面通过“千亿工程”来推进,就是因为一流大学是国家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生产力水平和科技水平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支撑力量。“双一流”建设最终是要让中国在顶尖人才和顶尖创新成果方面拥有世界比较优势,成为支撑国家发展的核心力量。立项建设重在鼓励、支持和引导建设,不是选拔,更不等于已经建成。在形成可持续的拔尖创新人才和重大原创成果供给能力之前,所有的参建高校都不应该享有特殊地位。既然重在建设,事先未能纳入建设项目的高校如果取得了更好的发展成效,应当给予它们补偿性的奖励。
淡化“双一流”建设的身份色彩意味着“双一流”回归到一个建设项目。这意味着不存在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相对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所谓地位优势,而是探索分类特色发展模式。入选的高校根据自身的特色承担培养顶尖人才和产出顶尖成果的使命和责任,不能因为承担了建设任务就享受特殊权利和排他利益。
从投入强度差异来看,建设高校之间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每年获得千万级投入、上亿级投入、几亿级投入和十亿级投入的单位,其使命、目标和责任应该是不一样的,自然不能不同投入、相同身份一起评价。跟少量“双一流”高校和学科得到的优先资助相对比,大量中层和底层高校的办学资源匮乏、学生培养质量堪忧,它们也迫切需要发展,应当赋予这些高校相应的资源投入渠道,避免高等教育发展的失衡。
淡化“双一流”建设的身份色彩也意味着将更加突出建设成效评价和监测,不能再在不同特点和属性的“双一流”参建高校之间进行简单的比优评价。所有“双一流”参建高校都有不同的发展基础、发展特色和资源禀赋,应当基于各自的情况进行多元评价和动态监测。
简单地通过大学排名、学科排名、人才帽子、科研项目和科学计量分析工具等对“双一流”高校及其学科的发展进行分析是不够的。应当基于项目投入开展专业的绩效评价,基于自身发展做好科学的增值评价,基于国内外对标高校或学科进行细致的对标评价,并且重点突出高校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中所取得的突破。对于周期性评价建设成效确属不理想的高校便不再给予支持,这只是项目投入的终止,不存在所谓“摘牌”之说。
总之,唯有一方面不断弱化因“双一流”身份所带来的附加地位和利益,另一方面不断回归“双一流”作为一个建设项目的本质,才能真正淡化“双一流”建设的身份色彩,让参建高校聚焦到建设本身上来,并引导全社会对“双一流”建设的合理认知。
(作者系同济大学教育现代化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