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被称为农业“芯片”。种质资源是种质创新的源头,引进国外优质资源对加快我国种质创新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很多国外种质资源虽然向全世界科研工作者开放,但进入国内却十分不易。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种康告诉《中国科学报》,“科研用种质资源进口存在多级审批、多次审批以及多部门管理的问题,通关手续繁琐、周期冗长,导致宝贵的种质资源难于入关,严重制约了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阻碍了我国种质创新。”
对此,种康和另外两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晓风建议,简化科研用种质资源进口审批手续,有条件地开放常规用科研种质资源的进口。具体而言,一是取消多部门、多级、多层次管理,设立科研用种质资源的专门审批或协调机构,建立简便高效的进口审批流程;二是为常规科研用种质资源进口审批设立绿色通道;三是赋予国内种质资源库和大型科研机构一定的种质资源进口自主审批权,提高通关效率。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