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廖洋 淡天俊 杨安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7/18 14:16:10
选择字号:
首创专用催化剂助力石化行业转型升级

 

工业化示范生产现场    杨安供图

 李春义(右二)教授在工业化示范生产现场   杨安供图

近日,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化工学院催化反应工程科研团队联合山东东明石化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卓然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原油催化裂解制烯烃(UPC)成套技术”通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鉴定专家一致认为,该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所开发的专用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属世界首创,技术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专用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属世界首创

验收会技术鉴定委员会专家组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徐春明任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启业和中国科学院院士段雪为副组长,其他成员包括现场考核专家组组长达建文教授级高工及相关领域专家。会上,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技术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同意通过鉴定,专家组指出,此项技术具备建设百万吨级工业示范装置的条件,建议加大推广应用力度。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寿生、副会长孙伟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菏泽市有关人员,山东东明石化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湘平、总裁李治,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副校长姚军等出席鉴定会。

李寿生高度认可该项技术,指出原油催化裂解制烯烃(UPC)技术具有“短流程、高效率、低排放”、化学品收率高等优点,对于化解我国炼油产能过剩、化学产品供应不足的矛盾具有重要意义;建议加快推进和实施百万吨级工业示范装置,将对我国炼化行业转型发展具有重大示范作用。

解决重大难题,推动石油化工行业转型升级

近年来,随着我国烯烃下游产业的迅速发展,国内对烯烃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产品缺口较为明显。为此,国家鼓励企业向上游烯烃生产环节扩大产能,解决国内的需求短缺问题。目前,烯烃主要通过三种传统工艺路线制取:一是石脑油制烯烃,二是煤制烯烃,三是丙烷脱氢制烯烃(PDH),但都存在生产成本高、流程长、装置多且繁琐的问题。

据悉,“以原油为原料直接生产烯烃”技术,一直是制约我国石油化工行业转型的重大难题。原油催化裂解制烯烃(UPC)成套技术的应用推广,也高度契合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生态环境部、应急管理部、国家能源局6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的目标——“有序推进炼化项目‘降油增化’”和“加快原油直接裂解制乙烯、合成气一步法制烯烃、智能连续化微反应制备化工产品等节能降碳技术开发应用。”

历经十余年攻关,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化工学院催化反应工程科研团队攻克了催化剂、反应器和再生器补燃等系列难题,完成中试实验,于2020年8月同山东东明石化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卓然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原油催化裂解制乙烯丙烯(UPC)技术工业试验与推广许可协议》,共同建设工业试验装置,开拓催化裂解制乙烯丙烯技术国内外市场。在随后近两年的技术推广过程中,催化反应工程科研团队李春义带领成员奔波于学校实验室与工业化示范生产现场,不惧严寒酷暑,与企业人员一起吃住、一起倒班、一起攻关,及时发现和解决现场问题,并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终于在2022年1月开车成功。

据介绍,该技术与传统工艺技术相比具有投资少、资源消耗低、加工流程短、更节能、更安全、更环保、经济效益更好等优势,可降低能耗20%、节约资源 30%、UPC技术工业化应用将填补世界空白,为我国炼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特别是民营炼化企业化工转型提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email protected]
 
 打印  发E-mail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