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正值传统中秋佳节,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学生志愿者活动。此次活动集科学家+科学画+科技志愿服务三位一体,让参与其中的青少年倾听科学讲座、协助绘制科学画,体验到志愿服务的真正乐趣与内涵。
40多位初中生参加了活动,认真听取了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罗世孝关于《揭秘夜空下的植物红娘》专题科普课程,学习到花的结构与性别、植物开花的目的、什么叫传粉、如何进行传粉生物学研究等知识。罗世孝以红花八角为例开始讲述了他和他的团队是如何通过观察实验发现瘿蚊是它的传粉昆虫。
“科研是艰辛的,需要有定力才能去做,但是科研所带来的成果是快乐的、有价值的,所有的坚持都会有回报,不管过程如何辛苦,当收获来临的时候都是值得的。”在讲解过程中,罗世孝还为同学们讲解科研的不易。
据他介绍,罗世孝的团队在花期时间内一直没有观察到访花昆虫,而当后面发现花里面的虫卵可能是访花昆虫时已经错过了植物的花期,在经历了一年的准备后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实验,终于确定花粉是由瘿蚊带来的,并对这个植物进行了授粉。
在随后的志愿服务环节中,同学们运用刚刚学到的知识,在标本馆第四代植物科学画画师刘运笑的指导下,用钢笔一笔一划地勾画出红花八角的轮廓,画出它的形态特征和解剖图,不仅对花结构有了更深的印象,也明白自己在保护生物多样性进程中可以用学到的知识去做科普和推广,为实现生态文明贡献一份微薄的力量。
据了解,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在整合保护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植物专类园区和历史文化传承,逐步探索高端科研资源科普化创新发展机制。本次活动不仅改变当前志愿服务中普遍存在的志愿服务内容单一、服务方式简单等问题,还聚焦于中学生强学习能力与创新意识等特点,将高端科研资源融入中学生志愿活动,提高了学生志愿者服务的层次与水平。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