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能治疗肠道疾病,还能打败耐药的超级细菌,对脑部及神经疾病也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是什么“神药”?说出来许多人不敢相信,它就是粪菌。
日前,一位90岁老人感染艰难梭菌,且经常规治疗后多次复发。而医生在病人肠道放置一根软管,仅仅移植一次粪菌就治愈了病人的腹泻,且有超过80%的概率不会再复发。目前,我国在粪菌移植技术领域已走在世界前列。
肠道是人体的一个消化器官。目前已知肠神经系统包含5亿多个神经元,肠神经系统中已经确认的神经递质有40种。人体内50%的多巴胺在此产生,95%的血清素存在于此而非大脑,因此肠神经系统被称为人的“第二大脑”。而肠道微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同样超出想象。肠道菌群数量以百万亿计,是人体细胞数量的10倍之多。细菌种类可达1000种,基因总量是人类的100多倍。一般来说,粪便干重的50%都是细菌。
近年来,“肠脑轴”的学说受到科学界广泛关注。“医学界已经认识到,这些细菌和细菌代谢物会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到大脑神经、全身免疫系统中并发挥作用,这是粪菌移植的科学基础。我们通过向人体输入健康粪菌,从而重建肠道微生态系统。”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微生态学科主任张发明说。
张发明表示,肠道细菌数量极其庞大,相互之间作用复杂。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能发现,它们之间构成的微生态系统也很复杂。从宏观的角度不难理解,部分菌群遭到破坏,影响的就是整个肠道生态系统。
艰难梭菌是一种超级细菌,正常人感染艰难梭菌后,艰难梭菌会被其他细菌或免疫系统抑制。但是在长期使用抗生素或免疫力低下的人体内,它就会大量繁殖并破坏肠道健康。过去对这种病人的治疗一般使用万古霉素等更为强大的抗生素,但还是会有30%的病人复发。今年9月,《消化疾病》杂志(JDD)发布了张发明团队的研究结果,表明洗涤菌群移植这项粪菌移植新技术,对超过90%的艰难梭菌感染者有效。这项新技术提高了粪菌移植的安全性。
张发明介绍,粪菌移植技术是一项严谨的医疗技术。首先,粪便捐献者要经过极其严格的筛选,捐献粪便的志愿者通过率仅为2%—4%。其次,要在实验室进行菌群的标准化提取。中华粪菌库是世界首个用于粪菌移植的GMP级别实验室,所有操作都在智能粪菌分离系统中进行,研究人员全程不接触粪便,所有耗材都是一次性的。最后,进行粪菌移植的患者需要临床医生进行反复评估。
2022年,全球发表了超过1万篇粪菌移植方面的论文。研究热度的上升,带来的不仅有科学成果,还有商业炒作。2013年5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粪菌移植做出极其严格的管理,禁止任何商业销售,要求只能是医院用于复发性艰难梭菌感染的治疗,而且还必须提交很多审批材料。
从现阶段来看,粪菌移植是医疗技术,同时粪菌也有药品属性。作为医疗技术,必须由医生在医院实施。作为药品,必须进行临床研究和药品注册审批的流程。“我们要保持足够的理性,合法合规地开展粪菌移植,让粪菌移植回归严肃医疗,避免商业炒作、夸大宣传和滥用。”张发明说。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