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进步
ChatGPT的兴起对今年的科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它的创造者,即位于美国旧金山的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预计将于2024年年底发布支撑聊天机器人的下一代人工智能模型GPT-5。GPT-5可能会比其前身GPT-4展示出更先进的功能。科学家同时也在关注GPT-4的竞争对手Gemini的推出。
大型语言模型可以处理多种类型的输入,包括文本、计算机代码、图像和音视频。
ChatGPT:恩惠和负担?
美国谷歌DeepMind的人工智能工具AlphaFold的新版本将于2024年发布。研究人员已经用它高精度地预测了蛋白质的3D形状。人工智能将以原子精度模拟蛋白质、核酸和其他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这可能为药物设计和发现开辟新的可能性。
解决监管方面的问题迫在眉睫。联合国人工智能高级别咨询机构将于2024年年中公布其最终报告,为人工智能的国际监管制定指导方针。
瞄准星星
位于智利的维拉鲁宾天文台计划在2024年年底之前开始运行部分仪器。借助该天文台的8.4米望远镜和32亿像素相机,科学家希望发现许多新的瞬态现象和近地小行星。
同样在智利,西蒙斯天文台将于2024年年中建成。这项下一代宇宙学实验将在宇宙微波背景中寻找原始引力波的特征。它的望远镜将配备多达5万个聚光探测器,是目前正在进行的类似项目的10倍。
天文学家依然担心,由于越来越多的明亮卫星星座用光污染夜空,新的地基望远镜数据可能会变得无法使用。
位于智利的维拉鲁宾天文台。图片来源:Rubin Obs/NSF/AURA
“武器化”的蚊子
世界蚊子项目将于2024年在巴西的一家工厂开始生产抗病蚊子。蚊子将携带一种细菌,这种细菌可以防止它们传播致病性病毒,保护多达7000万人免受登革热和寨卡病毒等疾病的侵害。
这家非营利组织计划在未来10年每年生产多达50亿只携带细菌的蚊子。
世界蚊子项目一家工厂生产的蚊子。图片来源:Jaime Saldarriaga/AP via Alamy
疫情之外
随着世界走出新型冠状病毒大流行,美国政府正在资助3种下一代疫苗的试验。其中两种是鼻内疫苗,通过在气道组织中产生免疫力来预防感染。第三种是一种mRNA疫苗,可以增强抗体和T细胞反应,有望提供对冠状病毒变体的持久免疫。
与此同时,世界卫生组织将在2024年5月举行的第77届世界卫生大会上公布其流行病条约的最终草案。该条约旨在让各国政府更好地预防和管理未来的流行病。
月球任务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宇航局再次启动载人登月任务。阿尔忒弥斯二号最早可能于2024年11月发射,将搭载三男一女共4名宇航员乘坐“猎户座”飞船进行为期10天的绕月飞行。
美国宇航局访问木卫二的航天器。图片来源: NASA/JPL-Caltech/Johns Hopkins, APL/Ed Whitman
中国准备在2024年启动嫦娥六号月球采样任务。如果成功,这将是第一个从月球背面收集样本的任务。
此外,美国宇航局的“克利伯号”飞船将于2024年10月飞往木星的卫星木卫二。日本计划于2024年进行火星卫星探索任务,将访问火星的卫星火卫一和火卫二,其探测器会降落在火卫一并收集表面样本。
“照亮”暗物质
一项被称为“轴子”的暗物质粒子实验的结果将在2024年看到曙光。德国电子同步加速器进行的BabyIAXO实验使用一个由10米长的磁铁和超灵敏的无噪声X射线探测器组成的太阳望远镜,每天跟踪太阳中心12小时,以捕捉轴子转化为光子的过程。
2024年可能是科学家确定中微子质量的一年。中微子是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中最神秘的粒子。研究人员将在2024年完成数据收集,并有望对这些微小颗粒进行明确测量。
关于意识的辩论
2024年,科学家可能会对意识的神经基础有新的认识。一个大型项目正在通过一系列对抗性实验来测试两种意识理论,预计将在2024年年底前公布第二轮实验的结果。
在第一轮中,两种理论都未能与观察到的脑成像数据完全一致。第二轮研究可能会让神经科学更接近于解读主观体验的奥秘。
拯救地球
2024年下半年,海牙国际法院可能会就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义务发表意见,并对那些破坏气候的国家的法律后果作出裁决。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上已经生产了100亿吨塑料,其中70多亿吨现在成为废品。联合国塑料条约政府间谈判将于2024年结束。该条约旨在建立一项具有约束力的国际协议,以消除塑料污染。
超级计算机
2024年年初,研究人员将启动欧洲首台百亿亿次超级计算机“木星”。这台巨大的机器每秒可以执行一百亿亿次计算。研究人员将利用该机器创建基于医学目的的人类心脏和大脑“数字双胞胎”模型,并对地球气候进行高分辨率模拟。
美国研究人员将在2024年安装两台百亿亿次计算机——阿贡国家实验室的Aurora和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的El Capitan。科学家将利用Aurora绘制大脑神经回路图,利用El Capitan模拟核武器爆炸的效果。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