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汉斌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3/12/27 15:25:24
选择字号:
龙眼“退糖”机制研究获新进展

 

近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在龙眼“退糖”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他们从蔗糖转运的角度探讨龙眼“退糖”的分子机制,为实现调控龙眼“退糖”,延长果实挂树时间提供理论依据。相关成果发表于《LWT:食品科学与技术》。

  ?

研究推测龙眼“退糖”调控模型。受访者供图

论文通讯作者、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副研究员郭栋梁表示,龙眼是我国南方主要的亚热带果树之一,其果实存在完全成熟后糖度快速下降的现象,导致品质降低、不耐贮运。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1/4鲜食龙眼受“退糖”问题困扰,严重影响产业经济效益。

该研究通过对不同发育时期龙眼果肉转录组、代谢组联合分析,发现糖酵解途径相关基因在果实开始成熟时表达量已经较高,并在糖含量维持和退糖阶段依然保持较高表达水平,而UDP-glucose呈减少趋势,向纤维素转化。

研究结果表明,在龙眼退糖阶段,果实中糖的主要去向是呼吸消耗,部分合成纤维素、木质素,在糖积累至退糖阶段,呼吸消耗相关基因表达一直处于较高水平,据此推断呼吸消耗不是导致蔗糖含量骤降的主要原因,进而推测:叶片合成的糖在糖积累阶段通过糖转运蛋白转运到果肉中,在糖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形成负反馈调节,降低蔗糖转运蛋白相关基因表达,停止蔗糖继续转运到果肉,输入中断,但糖消耗依然持续保持在较高水平,从而导致蔗糖含量骤降,发生“退糖”现象。

上述研究得到广东省乡村振兴战略专项资金种业振兴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创新基金项目以及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所长基金项目的资助。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lwt.2023.115620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email protected]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搜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超大容量变速抽蓄工程进入机电安装阶段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