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肝脏外科/肝移植中心杭化莲团队和上海市肿瘤研究所王存团队合作,在《基因组医学》(Genome Medicine)和《信号转导和靶向治疗》杂志(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发表系列论文,提出评估肝癌瘤内异质性新方法,同时为解决单位点采样导致的异质性偏倚提供潜在解决方案。
免疫状态评估示意 受访者供图
肿瘤异质性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特征之一,其包含了肿瘤细胞来源的异质性及肿瘤微环境的异质性。肿瘤异质性是患者不良预后及治疗抵抗的重要因素。因此,对患者瘤内异质性程度进行准确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此外,瘤内异质性还影响基于单位点采样判断患者分型的可靠性。单位点采样情况下瘤内异质性造成的患者评估偏倚仍是目前临床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既往研究在进行肿瘤多位点采样时,一般无法精准记录采样位点的空间坐标,因此,采样位点的空间位置对瘤内异质性评估所造成的影响往往被忽视。
为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人员设计出一种新的采样方法SLS,通过联合运用辅助工具与图像分析软件,获得了所有采样位点精确的二维空间坐标。研究团队随后对样本进行转录组和外显子测序。通过联合分析空间数据和分子数据,研究团队证明瘤内的转录组和基因组水平的异质性都会受到采样位点空间位置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团队提出一个新的患者瘤内异质性的评估指标,即标准化的异质性分数,其通过对采样点空间位置的矫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排除采样偏倚对异质性评估带来的影响。
当前,多数肝癌预后风险评估模型都基于单区域采样队列开发,模型开发时未完全考虑瘤内异质性这一重要因素,因此很容易受采样偏倚的影响,从而导致其准确性受到较大限制。为此,团队设计了衡量基因水平异质性的指标IHS ,并基于此开发用于肝癌患者风险评估的模型LHRS。与先前发表的多个肝癌风险评估模型相比,LHRS不仅可以更准确的预测肝癌患者的预后,还可以克服瘤内异质性所带来的影响。
此外,对肝癌患者进行免疫状态评估同样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此前,有研究指明,一个基于20个基因的基因集,可将肝癌患者分为炎性或非炎性亚型,而炎性亚型的肝癌患者更可能对免疫治疗响应。
本研究通过将该基因集应用于多区域采样队列,证明其易受瘤内异质性偏倚影响,从而无法提供准确的免疫评估结果。
研究人员在IHS基础上,开发了一个新的基于29个基因的基因集,并证明其在区分炎性或非炎性患者亚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186/s13073-022-01143-6
https://doi.org/10.1038/s41392-022-01262-x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