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邱勇聚焦中国式现代化讲授“形势与政策”“开学第一课” |
|
2月22日晚,清华大学西阶教室内座无虚席、掌声不断。聚焦“中国式现代化”主题,清华大学党委书记、中国科学院院士邱勇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全校本科生讲授“形势与政策”“开学第一课”。
“形势与政策” “开学第一课”
邱勇首先从疫情防控、校园常态化管理及当前国际局势切入,引导同学们冷静客观地认识和分析面临的形势,并强调,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并深入阐述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一系列战略部署,是我们看待未来中国发展必须把握的大势。
通过回顾人类历史上三次现代化浪潮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历程,邱勇指出,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共同梦想。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彰显了现代化路径的多样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邱勇为同学们授课
谈到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邱勇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遵循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来自外部环境的风险挑战日益凸显,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显著优势,是抵御风险挑战、提高国家治理效能的根本保证,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全面可靠的制度保障。我们要坚定信心,牢固树立文化自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重要战略机遇,坚定不移沿着中国式现代化这条光明大道走下去,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朋友,我相信,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引用方志敏烈士在《可爱的中国》里写下的话语,邱勇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为标识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向世界展现了中国通过社会主义迈向现代化的生动图景。我们要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向着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前景阔步前进。
“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和实现人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邱勇表示,近年来,清华大学坚持又红又专、五育并举,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不断整合学科资源,集中力量解决“卡脖子”问题,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持续扩大开放式办学水平,发挥独特的国际影响力。2022年清华召开第十五次党代会,对学校高质量发展作出全面部署,努力开拓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夯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最是一年春好处,正是人生好年华。”邱勇最后勉励同学们说,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中国式现代化的崭新图景正徐徐展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希望同学们勇担时代之责,将个人成长融入时代洪流,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清华力量。
同学们认真听课
听完邱勇老师的授课后,同学们意犹未尽,直言“干货满满”“解渴过瘾”。新雅书院付甲申说,邱勇老师从探索历程、理论体系、发展前景三方面深入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宏大的结构说明,又有严谨的细节分析,极具说服力和启发性,进一步加深了自己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解。探微书院杨宗郁表示,作为当代青年,我们既要学习理论知识,也要付诸躬身实践,做到察势而明、因势而谋、乘势而上,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洪流中实现人生价值、为时代进步添砖加瓦。针对邱勇老师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如何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这一问题,机械系成皓给出了自己的思考:中国式现代化的性质、内涵和优势指明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只要坚定志不改、道不变的决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一定会不断推向前进。求真书院辅导员王哲表示,在新征程上,我们可能会遇到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时刻,但只要团结一心,每个人都坚守不可放弃的职责,就一定能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战胜前行路上的任何困难。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政课的必修课之一。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精神,2022年9月,清华大学率先推出“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通过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汇聚“大师资”,采用“大课讲授+小班研讨”的学习模式,为全校35个院系2382名同学带来了别样的思政课“体验”,为高校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提供了生动实践。
2023年新学期伊始,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形势与政策”课再次如期而至,由校党委书记、中国科学院院士邱勇领衔,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光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姜培学,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克强,文科资深教授张明楷,卫健学院常务副院长梁万年,教研院院长石中英等涵盖文理工医多学科的专家学者将分别带着全新的主题与同学们见面,引导年轻学子倾听时代脉动与个人际遇的共鸣,思考清华人在新时代的使命与担当。改革后的“形势与政策”课将实现大一本科新生“全覆盖”,每个研讨小班人数缩减至25人,每次研讨时长延至1.5小时,让同学们在思维碰撞中能“解渴”、有“共鸣”、增“回味”。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