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汉斌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3/5/30 22:57:07
选择字号:
桫椤科植物隐存种多样性及分化历史研究获新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康明团队在大规模野外调查和样品采集的基础上,在桫椤科植物隐存种多样性及分化历史研究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论文发表于《分子系统发育与进化》。易慧琴为该论文第一作者,康明为通讯作者。

  ?

树蕨隐存种多样性及广泛的自然杂交。研究团队 供图

桫椤科植物是我国重点保护具有树状主干的蕨类植物,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研究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隐存种是指形态上难以区分但遗传上存在显著分化的物种。正确认识和发现隐存种多样性在生物多样性评估与保护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生桫椤科的物种多样性极其丰富,不少近缘种的形态学性状十分相似,目前很难通过表型差异及少数的分子标记对近缘种进行物种界定。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发展及物种界定分析方法的不断完善为准确认识桫椤物种多样性提供了新契机。

研究人员在大规模野外调查和样品采集的基础上,采用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RAD-seq),联合系统发育基因组学及群体遗传学方法,系统地研究了中国和越南目前所知的全部16个桫椤科物种的系统发育关系及分化历史。系统发育重建及物种界定分析结果均支持该类群现有物种的谱系单一性,同时发现黑桫椤属内3个长期使用的物种概念,即黑桫椤、平鳞黑桫椤和粗齿黑桫椤,均存在隐存物种多样性。

基因流检测发现,黑桫椤属及木桫椤属植物在属间及属内均存在频繁的杂交渐渗,说明自然杂交在桫椤科植物的进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该研究结果对桫椤科植物的就地和迁地保护具有指导意义。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ympev.2023.107801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email protected]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搜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超大容量变速抽蓄工程进入机电安装阶段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