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究竟携带着什么?DNA序列信息如何解释复杂的生命活动现象?
5月26日,复旦大学庆祝建校118周年相辉校庆系列学术报告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生殖与发育研究院院长黄荷凤从理论到实验,再到临床诊断,阐述了表观遗传在糖尿病早期预防中的重要作用。
?
黄荷凤。复旦大学供图
中国糖尿病患者居全球第一,庞大的人口基数让糖尿病防控压力剧增。寻求防控思路的转变,找到突破口,迫在眉睫。对此,黄荷凤团队聚焦发育起源糖尿病,从发育角度探索糖尿病发生的机制和早期防控策略。
当一位女性怀孕前就是一个糖尿病病人,这个卵母细胞会不会将糖尿病的易感性传递后代?
对此,黄荷凤团队和徐国良院士团队一起展开攻关。团队以孕前糖尿病为例,建立糖尿病小鼠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模型。最后发现,高糖卵子来源的子代成年后出现糖耐量受损,“高脂饮食”会加快子代糖耐量受损的发生。可见,卵母细胞直接将糖尿病的易感性传递到子一代。而子一代糖耐受量的受损,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障碍。
高糖来源卵母细胞如何将疾病易感性遗传给下一代?带着这个问题,团队对高糖卵母细胞进行检测,发现高糖环境会导致卵母细胞中重要去甲基化酶TET3表达降低。而高糖卵母细胞受精后,雄原核去甲基化的水平会降低。
高糖卵子来源子一代的胰岛具体发生了些什么?通过对子一代的检测,团队发现,在高糖卵母细胞来源子代胰岛中,一种胰岛素分泌基因呈高甲基化异常,这一高甲基化修饰状态在受精卵、囊胚、胎鼠、和成年后都有呈现。它是使得子代胰岛素分泌出现障碍、糖耐量异常的“凶手”。
黄荷凤团队对于TET3介导卵母细胞起源糖尿病机制的研究成果,已于2022年5月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文章发表出来,研究工作是不是就结束了。”黄荷凤补充说,“身为一名临床医生,我的工作不能在这里结束。”
黄荷凤对于团队的研究成果作了临床思考,她认为面对现阶段无法完全治愈的糖尿病,最好的应对方法就是早期预防。黄荷凤说,“而最好的预防,应该从生命的源头开始”。
于是,黄荷凤多开设了一个门诊——“孕前门诊”。
这一设想为糖尿病,乃至慢病领域的全周期管理提供了新思路。目前,围孕期体重管理糖脂筛查与干预,都已列入临床路径。黄荷凤还通过AI设计并发表了一个模型,用以辅助妊娠期糖尿病的早筛,以及进一步的饮食干预。“让出生孩子的体重正常,就是我们一直做的事”。
“国家提出的全生命周期健康呵护,我认为就是从精子、卵子的阶段开始干预。”黄荷凤提醒说,针对后代的糖尿病预防并不只是女生的责任,男生也一样要控制代谢,“一定要在身体状况正常的情况下再考虑生育”。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