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辉
为考清华大学复读14年、参加15次高考,广西小伙子唐尚珺多次被中国政法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名校录取,却愣是不去读,一门心思只考清华大学,结果却一次次失败。据媒体报道,唐尚珺今年考了594分,然而当他终于下定决心去上大学时,却遭到了4所大学的退档。网上有一些人开始指责他浪费教育资源、自不量力、哗众取宠。
理论上说,为考清华大学复读14年,是唐尚珺的权利和自由,也是他个人的选择,公众并没有理由去攻击和指责他。这么多年过去了,唐尚珺的人生选择到底对不对、值不值得,这其实是没有一个标准答案的。但是,看到一个人从少年到接近中年,为了一个“考清华”的执念,白白耗费15年时光,我们难免会感到一阵心酸:换位思考,谁愿意自己或者自己的孩子变成下一个唐尚珺呢?
一些人批评唐尚珺是个“高考钉子户”,攻击他嘲讽他。但笔者试图从媒体报道中探寻唐尚珺为什么“钉”在高考路上“钉”在清华大学不动。他出生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上思县的一个小山村。从小父亲就告诉他: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他的一位同乡考上了清华大学,毕业后不仅衣锦还乡,还有了很好的事业与生活,更是为自己的家乡修了一条路。从此,考清华的执念就萦绕在唐尚珺心头。
可见,唐尚珺执着的出发点是为了改变命运、光耀门楣,是为了走出大山、实现阶层的上升。为了这个执念,他押上了十几年青春、近乎孤注一掷。而对于很多家庭条件好的孩子,考大学、读大学只不过是完成一次人生的阶段性学习而已。
两相对照,这种心理压力、精神负担上的差距背后,固然有个人性格的原因,但又何尝不是源于一种对不充分、不均衡的现实的反抗?尤其是,高考失利对不同家庭背景孩子的心理打击程度是截然不同的。笔者希望,整个社会对唐尚珺多一份理解、同情乃至帮助,而不是恶语相向、幸灾乐祸。
解决山里的唐尚珺们与城里孩子之间在精神负担、对高考价值判断上的差异问题,根本途径还在于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努力弥合城乡差距、缩小贫富差距,让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农村子弟享有更多元的阶层上升通道,更理性地看待高考和择校,而不至于年纪轻轻就背负过于沉重的人生乃至家族“使命”,在“用力过猛”中消耗年华与青春。
《中国科学报》 (2023-07-24 第3版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