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是一种疾病,每个人对疼痛的感受和反应都存在差异。专业的医生一般通过疼痛发生的起因、性质、强度、规律以及诱发缓解疼痛的影响因素这五大方面进行综合判断;患者应尽可能详尽的告知医生自己发生疼痛的体会、感受、认知以及疼痛的来龙去脉,从而有助医生快速锁定疼痛发生根源,尽早使患者远离疼痛困扰。”近日,在一场题为“关注慢性病疼痛,共建‘无痛’社区”全国媒体沟通会上,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主任樊碧发表示,疼痛往往更关乎中老年人的健康生活质量,切勿“一忍了之”。
10月21日-27日为中国镇痛周。此次媒体沟通会还公布了首个《慢性病疼痛风险社区预防和管理倡议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我国63.4%的中老年人普遍经历过慢性病带来的疼痛问题,其中,类风湿关节炎、肿瘤、系统性红斑狼疮带来的疼痛感最为强烈。
疼痛发生与慢性病密切相关
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主任樊碧发表示:“在他的门诊就诊的中老年患者,疼痛发生多与慢性病密切相关,例如,因膝关节疼痛就诊的老年患者中,50%左右为骨性关节炎。此外,慢性病共病越多,疼痛风险与程度也越高。”
除了本身慢性病引发的疼痛,中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各组织器官、生理代谢功能和免疫机能逐渐衰减,还容易出现慢性病叠加带状疱疹的情况,发生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的风险显著增加。
据了解,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引发的感染性皮肤疾病,超过90%的成人体内潜伏该病毒,50岁以上为易发人群。
樊碧发表示,伴有慢性病的患者发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风险高于健康人群,糖尿病、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病患者被确诊为带状疱疹后,感受到的痛感也更强。因此,对于患者而言,如果这种疼痛没有被及时治疗,会对身心产生长期持久的损害。
心血管疾病也是带状疱疹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研究显示,与一般人群相比,心血管疾病患者罹患带状疱疹风险增加39%,同时,带状疱疹发病后短时间内,心肌梗死、卒中等心血管疾病风险也会增加。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孙宁玲指出,“心血管疾病不是一个孤立的疾病,往往跟‘三高’共存,导致这部分人群的免疫功能异常,从而诱发带状疱疹的风险变高。其疼痛容易与冠心病的疼痛容易混淆,建议胸痛患者到医院鉴别是冠心病还是带状疱疹。冠心病的病人罹患了带状疱疹,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会诱发血管闭塞和痉挛,导致冠脉狭窄的发生率变高、甚至出现猝死。”
此外,糖尿病患者得带状疱疹的风险也不容小觑。“糖尿病患者更易‘蛇缠腰’,一旦治疗不及时,患者更加苦不堪言。”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王红表示。
相关研究显示,与一般人相比,糖尿病患者带状疱疹风险增加26%。糖尿病患者罹患带状疱疹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风险升高,且神经痛更为严重和持久。一旦罹患带状疱疹,还可能影响患者血糖控制,造成糖尿病管理难度增加。
走出误区,远离疼痛威胁
中老年慢性病人群在面对疼痛时,《报告》提示须警惕陷入这3个误区。第一,疼痛无小事,面对疼痛不能“忍”;第二,面对疼痛,避免兜转多科室错过疼痛治疗时机;第三,要做好疼痛的鉴别诊断,避免与其他疾病混淆。
《报告》建议,患者发生疼痛后应第一时间到附近的社区医院进行就诊。那么,该如何更好管理慢性病,远离疼痛威胁?
对此,王红表示,在慢性病防治方面,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膳食行动倡导“三减三健”,即: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等。注意饮食均衡和保持适度运动。除了管理好本身慢性病,还需要积极预防其他共病发生。例如,慢性病患者容易叠加的疼痛性疾病带状疱疹,可以通过接种疫苗预防疾病发生发展,减少疼痛风险。当前正值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中老年慢性病人群更需要及时接种疫苗获得免疫保护,在接种疫苗前牢记年龄、保护效力、禁忌证这3个关键词,咨询专业医生进行接种。此外,免疫功能缺陷或免疫抑制疾病患者,还需要注意疫苗接种禁忌证,不能接种减毒活疫苗。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