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赵汉斌
记者3日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获悉,由该所杨君兴学科组和云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联合研发的鲤鲃“滇优1号”,日前通过了农业农村部水产新品种审定,成为云南省首个通过远缘杂交技术获得的水产新品种。
“鲤科隶属的鲤亚科和鲃亚科,亲缘关系相对较远,且染色体数目不同,其遗传物质和生殖机制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增加了杂交繁育后代的难度,一般情况下很难通过杂交繁育后代。”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王晓爱向记者介绍,团队以华南鲤为母本、滇池金线鲃“鲃优1号”为父本,通过长期选育和远缘杂交,获得杂交鲤鲃“滇优1号”。这不仅首次突破了鲤亚科和鲃亚科跨亚科间的远缘杂交,且以滇池金线鲃为母本、华南鲤为父本的反交,也能成功,打破了远缘杂交父母本染色体数目大小方面的共识,取得了新的科研突破。
杂交鲤鲃“滇优1号”。王晓爱研究员供图
在相同养殖条件下,与父母本相比,12月龄杂交鲤鲃“滇优1号”体重较父本提高552.5%,24月龄体重较父本提高682.5%,复杂型肌间刺占比较父本下降10.2%、较母本下降24.1%。“滇优1号”具有生长速度快、不育、肌间刺弱化、鲜味氨基酸、DHA等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可当年出塘等特点,适宜在全国水温4至35℃的人工可控淡水水体中养殖。
此前,杨君兴学科组牵头,相继研发了滇池金线鲃“鲃优1号”和软鳍新光唇“墨龙1号”。而杂交鲤鲃“滇优1号”是该课题组和云南省获批的第三个水产新品种。
截至目前,农业农村部已公告水产新品种306个,其中,鱼类新品种150个,包括66个选育种、53个杂交种。在53个杂交鱼类新品种中,仅杂交鲤鲃“滇优1号”后代不育,具有杂交育种中不可多得的优良性状,也为远缘杂交育种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标志着云南水产种业迈向新阶段。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