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从修理工到物理学家、86岁仍活跃一线,2位“卡林加奖”得主谈科普 |
|
“在我的社交媒体关注者上,41%是男性、59%是女性,大部分是年轻人。很多年轻人从社交媒体上获取医疗、营养等关键信息,而这些信息往往缺乏科学性与准确性。”12月6日,在2024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科普大咖谈”特色专题活动上,201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卡林加奖”获得者、悉尼大学物理学专家卡尔·克拉泽尼基强调了科学素养的重要性。
卡尔·克拉泽尼基从1981年开始做科普,拥有数学、物理、生物医药工程、医学、外科学等正式学位,还有电子电气工程、天体物理、计算机、心理学等知识积累,从事过物理学家、巡回乐队管理员、汽车修理工、生物医学工程师、悉尼儿童医院医生等多种职业。
在多种职业身份转变的同时,卡尔·克拉泽尼基尝试了多种科普方式。他在伦敦做科普知识现场表演,在澳大利亚电台和观众问答互动解答科学问题,还出版了多本书籍。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他还活跃在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上。
“我在悉尼儿童医院任职期间,时常面临诸多因错误信息而导致的误判情况,比如是否应当接种疫苗、适宜的接种时机,以及疫苗接种是否能百分之百地预防相关死亡等关键问题,”卡尔·克拉泽尼基指出,这些与过时并且可能失真的信息传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悉尼9号台曾播出过关于疫苗的错误信息,而这些信息源自12年前的旧闻。
在他看来,科学如同一块巨石,支撑着人类社会的运行与发展,科普工作则是这块巨石下的基石,面对诸多社会问题时,公众的科学素养水平往往决定了问题的认知深度与解决效率。
“因此,科普工作必须承担起纠正错误信息、传播科学知识的重任,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以应对日益复杂的社会挑战。”卡尔·克拉泽尼基说。
他的观点也得到了201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卡林加奖”获得者、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名誉理事长李象益的认同。李象益今年86岁,依然活跃在科普一线,经常到高校、医院、中小学和社区,甚至是农村偏远的地方作科普报告。
“科普就是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我曾经花30美金买了一个航天飞机的机械手模型,我的很多报告都用到了这个模型,它不仅传播科学知识,而且有巧妙的科学思想和方法,小球反映出大道理,这30美金很值。”李象益说。
李象益认为,科普工作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它要求科普工作者具备深厚的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将科学知识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给公众。同时,科普工作也是一项社会性的事业,需要政府、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支持科普的良好氛围。
“我过去是‘科普盲’,现在是‘科普迷’,我天天晚上睡不着,总想怎么出一个新招,做一个科普创新的方案。”李象益认为,科普是永远创新、永无止境的事业。
他指出,传统的科普方式往往注重知识的灌输与传递,而忽略了公众的主体性与创造性。而现代科普则更加注重培养公众的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通过参与式、互动式、体验式的科普活动,激发公众的好奇心与探求欲。
面对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科普中的应用,李象益说:“人工智能可以深度挖掘科学的本质与内涵,通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手段,将复杂的科学现象与原理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呈现给公众,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的本质与价值。”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