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生物多样性知识管理与平台开发报告会在北京召开,会上宣布“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以下简称“平台”)正式上线。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所长江东、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助理驻华代表马超德、项目助理叶梓、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主任专家王爱华、全球环境基金中国保护地管理改革规划型项目(GEF C-PAR,以下简称“规划型项目”)UNDP-GEF 四川省湿地保护项目首席技术顾问范隆庆、UNDP-GEF海洋保护地管理项目经理孙玉露、GEF改善中国自然保护区可持续性项目经理刘海鸥以及来自科研单位、保护机构等领域的4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
报告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江东代表研发单位对资助方和参与机构的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地理资源所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有着丰富的积累,平台上线将为科研机构、保护地管理者以及普通公众提供便捷的工具,满足生物多样性知识查询、学习与管理的多种需求。
马超德在会上指出,实现经济、环境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在科技、人口、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和融资等多方面协同推进。规划型项目的6个子项目在过去五年中取得了显著成果,其中,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汇聚了这些成果及知识产品,是规划型项目留下的宝贵财富,并将为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作出重要贡献。
王爱华介绍了全球环境基金中国保护地管理改革规划型项目的总体进展,分享了项目在完善国家公园体制、增加保护地面积、缓解保护和发展矛盾、提高保护地知识管理和能力建设等方面的成果与经验。她指出,研发团队出色完成平台研发任务,实现项目文件要求的规划型项目下六个子项目的知识管理和成果共享,可促进生物多样性和自然保护地相关知识传播。
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于秀波及研发团队,详细介绍了平台的功能设计和运行情况。他指出,平台具有专业性、互动性、公益性的特点,旨在利用网站IT技术,整合珍稀濒危物种和自然保护地等多元异构数据资源,通过大数据的深度挖掘,将生物多样性相关知识、利益相关方保护行动和自然保护地管理最佳实践以及管理流程和结果开放共享。
在专家点评和分享环节,专家们对平台上线给予高度肯定,认为平台内容充实、界面友好,互动性和包容性强,解决了不同项目之间知识产品相互隔离的藩篱,能满足子项目、各级保护地机构和人员和环保公益组织的多方面需求。同时,专家们对平台未来发展提出建议,并希望平台能够更加充分连接生物多样性资源和主体,吸引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知识和用户入驻平台,包括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和国际机构,使它们也能够最大化地利用平台资源。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