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氏近鸟龙是迄今发现的
世界上最早的带羽毛的恐龙化石
填补了恐龙向鸟类进化史上关键性的空白
比欧洲出土的始祖鸟
还要“老”1000多万年
它由中国古生物学家徐星院士参与命名
作为全世界发现
并命名恐龙属种最多的科学家
徐星也被称为“恐龙院士”
恐龙如何演化出翅膀?
究竟怎样获得飞行能力?
中国古生物学家是怎样印证鸟类恐龙起源假说的?
在野外“寻宝”会遇上哪些特殊困难?
给恐龙起名字有什么讲究?
研究古生物学到底有什么意义?
请听“恐龙院士”的回答
地球上最早的恐龙来自2.3亿年前,6600万年前它们逐渐走向灭绝。19世纪英国学者托马斯·亨利·赫胥黎提出,鸟类是由恐龙演化而来的假说。
因为缺少关键化石证据,长期以来,主流学术界对于这一假说存在很大争议,反对者的理由是,如果说恐龙变成了鸟类,为什么没在恐龙化石上发现过羽毛?
20多年前,在导师赵喜进的办公室中,一块标本引起了徐星的注意,“这是赵老师从云南采集的侏罗纪早期的小型恐龙标本,是镰刀龙类。”他突然意识到,一些很像鸟的恐龙或者说鸟类的恐龙祖先,在侏罗纪已经出现了。
自此,徐星开始专注于寻找带羽毛的恐龙化石,持续收集完善鸟类恐龙起源假说的证据链。1997年,在辽宁北票有了意外发现!
▲意外北票龙复原图
▲意外北票龙化石
“在野外发掘结束的前一晚,一位当地人说他有一些碎标本,愿意捐给我们做研究。一堆破碎的化石堆放在角落,其中一块化石隐约露出羽毛结构,当时那种感觉无法用言语来表达。后来我们给它起了个名字,叫意外北票龙。”
意外北票龙化石的发现,让徐星更坚信了恐龙变成鸟类的科学假说是正确的。而后,“运气特别好”的徐星又发现了小盗龙化石。
“一些特征显示,小盗龙有可能是生活在树上的。从小盗龙开始,我们想更深入地了解恐龙到底是怎样演化出飞行能力的。”
▲小盗龙复原图
▲小盗龙化石
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的小盗龙化石的发现,让徐星意识到,小盗龙不光胳膊上长羽毛,脚上也长了很宽大的飞羽,它也因此被命名为四翼恐龙——长着四个翅膀的恐龙。四翼恐龙不仅会飞,飞行能力还相当高。
从前,每当我们提到鸟类的祖先,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在德国发现的始祖鸟。而2009年,在我国辽宁省西部发现的赫氏近鸟龙化石,比始祖鸟早了整整1000多万年,彻底颠覆了人们的传统认知。
“我们第一时间意识到,它可能是恐龙向鸟类支系演化的第一个成员。”
三代恐龙专家 重现恐龙世界
1938年,被称为“中国恐龙之父”的杨钟健主持发掘了中国主导研究的第一具恐龙化石——许氏禄丰龙,就此开启中国学者主导的恐龙研究。20世纪60至80年代,以董枝明、赵喜进为代表的第二代恐龙研究学者通过大量化石发掘,试图解读恐龙的系统演化、生活环境和迁徙规律。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发现和命名恐龙种类最多的国家,而徐星是全世界发现并命名恐龙属种最多的科学家。从2004年起他开始用汉语拼音给恐龙起名,截至目前已参与命名了超过80种恐龙,比如帝龙(Di long)、寐龙(Mei long),它们的名字既有中国元素,也体现着生物多样性。
包括徐星在内的中国第三代恐龙学家,不仅在梳理恐龙与鸟类关系的证据链方面成果斐然,还以化石为基础,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还原恐龙的生态和外貌特征,努力重现真正的“侏罗纪世界”。
从戈壁草原到森林山涧,一把小铲子、一件冲锋衣,一挖就是几个星期,这是他们的“寻宝”日常。
“有一次,我们从山上下来后发现汽车刹车管彻底断了,如果刹车管早断半个小时,后果不堪设想。”
在野外寻找化石除了要克服生活上的艰苦,还要应对心理问题。
“一个野外团队就十几个人,时间长了,也有沮丧的时候。曾有队员半夜三更要离开营地,因为心理承受不了了。”
尽管异常艰苦,但徐星和同事们每次到野外都会非常兴奋。从老一辈到新一代,中国古生物研究学者一直如此。
“杨钟健老先生在去世前几个月还去野外考察,我的老师赵喜进70多岁时去了青藏高原,黄万波老先生今年93岁了,就在此刻,他正在重庆的山上在采集哺乳动物的化石。”
这种热爱发自内心深处,因为没有化石,就没有古生物学。
“研究恐龙实际上是帮助我们了解地球生命演化的历史,包括每个时代的生态系统有什么特点、如何变成今天这个鸟语花香的世界。”
还有很多化石等待徐星他们去挖掘,还有很多关于恐龙的谜题等待被解开。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