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科学家研究发现,须鲸会用一种特化的喉部发声。研究强调了须鲸歌声的生理限制,表明这类动物可能会受到船只噪音的特殊影响。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自然》。
鲸有着以独特发声为媒介的复杂的社交和繁殖行为。鲸的祖先从陆地回到海洋时,需要重要的适应性变化来使它们能够在水下用声音交流。
齿鲸演化出了一种鼻腔发声器官,而须鲸则被认为是用喉部发声,但还不清楚它们究竟如何发出声音。
南丹麦大学的Coen Elemans和同事调查了三只搁浅须鲸(塞鲸、小须鲸和座头鲸)的喉部,使用扫描和建模技术重建了它们的发声原理。在三头鲸身上发现声音都是通过须鲸喉部特定发声结构的空气振动产生的,而齿鲸没有这种结构。这些特化结构让它们能够发声和循环空气的同时避免吸入水。
计算机发声模型表明,它们能在不透明的水体中进行长距离的低频交流,最大深度可达100米,最大频率300Hz。研究者推测,这种喉结构可能无法产生更高频率的声音,因而无法在更远距离(数百公里)上交流。重要的是,这些限制让它们的歌声处于船只通常产生的噪音范围(30~300Hz)内,表明须鲸的交流将会严重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因为其发声生理机制让它们无法超过这个范围。
?
一只座头鲸幼鲸在茉莉雅岛温暖的受保护水域中嬉戏并窥探着摄影师。一旦幼鲸足够强壮就会随母亲踏上返回南极洲觅食地的漫长旅程。图片来自:Karim Iliya
?
自由潜水员在3只公交车大小的幼年座头鲸中间下潜。图片来自:Karim Iliya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4-07080-1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