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理工大学药学院研究员万年峰团队及合作者,提出了全新的理论——联动链理论,并成功应用于利用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研究,该理论可应用于农业、草原、森林等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治理中。6月17日,该研究发表于《当代生物学》。
研究团队指出,可从下行效应和上行效应两条路径实现该理论,促使农业生产中杀虫剂用量及其成本降低、经济效益增长、环境质量提升。其中,下行效应指生物多样性使天敌增加、害虫降低,进而使作物增产;上行效应则指生物多样性产生的高作物抗性,增强了作物防御害虫能力,使害虫数量与危害下降。
研究人员对全球作物多样性影响作物、害虫、天敌的三营养级报道进行了筛查,并对全球45个试验215组配对数据进行了路径分析,发现作物多样性促发营养级联动。
在此基础上,研究团队全面阐释了联动链理论的研究框架,并针对作物多样性种植模式、作物与人类驯养动物共存的物种多样性模式、作物与食用菌共存的物种多样性模式,提出了新的假说。
进一步地,研究团队结合结构方程模型,在稻田田埂种植大豆/玉米系统进行了检测,发现作物多样性增加了稻田天敌、减少了害虫,进而减少了杀虫剂用量、增加了水稻产量且增加了经济效益。花菜与水产动物共生系统中,也呈现类似的联动链趋势。
据此,研究团队倡议,应由多方协力推动联动链理论的发展,更好地服务社会、贡献人类、保护地球家园。
践行联动链理论的途径。图片来源于《当代生物学》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cub.2024.05.001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