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学报》从武汉轻工大学了解到,该校动物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陈洪波团队历时近3年,研发出了湖北黄牛首款40K液相育种芯片“楚牛一号”。
该成果可用于湖北黄牛地方品种,肉牛主要引入品种的品种鉴定、遗传多样性评估、系谱校正、全基因组选择育种,以及产肉、繁殖等重要经济性状相关基因鉴定等方面,为湖北黄牛核心种源选育及其现代化遗传改良提供技术支撑。
据悉,湖北拥有枣北牛、黄陂黄牛、郧巴黄牛、恩施黄牛和夷陵牛等5个地方黄牛省级保种场,以及西门塔尔牛、夏洛来牛和华西牛3个国家级核心育种场,肉牛品种资源丰富且各具特色。
湖北黄牛具备肉质好、抗性强、耐湿热、体质结实和耐粗饲管理等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生长速度慢、体型偏小等缺点,因此这些地方品种的总体养殖规模受限。“楚牛一号”的面世不仅能助力湖北黄牛品种遗传资源保护,还有助于深入挖掘湖北黄牛的优良品种特性,通过现代遗传改良,推动湖北特色肉牛产业发展,减少对国外肉牛种源的依赖。
据悉,“楚牛一号”设计有包括湖北黄牛5个品种、国外引入肉牛4个品种的特异性SNP位点、遗传缺陷病位点、重要经济性状相关功能位点和多款肉牛育种芯片的兼容性位点等4.2万个。基于重测序技术,通过将这些位点探针与被检测种牛的基因组片段进行杂交,就能检测出每一头种牛全基因组范围的突变位点,再结合统计分析、基因组分析与实验室功能验证,筛选出显著相关的突变位点和功能基因,进而应用于现代遗传改良,提升肉牛的经济性能。
陈洪波告诉《中国科学报》:“该操作比较简单,只需提取牛的血液、毛囊等组织中DNA即可检测,一个月左右就可出结果。”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