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同位素组成被认为是湖泊水文环境变化的可靠指标,然而叶蜡氢同位素受多种输入来源影响,目前尚没有发现真实反映湖水氢同位素的生物标志物,这限制了叶蜡氢同位素应用于湖泊水文环境重建。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极端气候事件及影响”团队刘卫国课题组,系统调查了青藏高原东北部8个湖泊不同来源(包含内源:水生沉水植物、挺水植物和刚毛藻,外源:陆地植物和土壤)脂肪酸氢同位素组成,发现仅有水生藻类(刚毛藻)的C16脂肪酸与其他链长脂肪酸的氢同位素存在明显差异,这个特征可以用来判断湖泊沉积物中脂肪酸是否受藻类(刚毛藻)的影响。近日该研究成果发表于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上。
该研究发现,青海湖表层沉积物和末次冰盛期以来岩芯沉积物C16脂肪酸与其他链长脂肪酸氢同位素均存在显著差异,这与刚毛藻不同链长脂肪酸δD值的变化特征一致,表明青海湖现代表层沉积物以及岩芯沉积物C16脂肪酸可能主要来自藻类(刚毛藻)贡献。藻类C16脂肪酸δD值记录了湖水δD变化。该研究提供了青海湖末次冰盛期以来湖水δD变化曲线,其在末次冰消期与大气降水δD变化趋势存在明显差别,这可能是由于末次冰消期青海湖受冰川融水影响更大。研究证明历史时期湖泊的湖水δD值和大气降水δD值并不一定是完全同步变化的。
研究区域及采样。(课题组供图)
?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palaeo.2024.112353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