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对数十万科学家发表论文记录的分析显示,“早熟”科学家,即那些在职业生涯早期就成为被引用次数最多的作者,数量在过去几年里激增。
这项分析称,有许多“早熟”作者发表了“极端”数量的论文——平均每周发表一篇以上。分析还发现,这些作者经常以远高于平均水平的速度引用自己的论文。某种程度的自我引用在科学论文中很常见,但平均比例约为13%,而其中一些“早熟”作者的自引率为25%至50%。
图片来源:Getty
?
这项分析的作者John Ioannidis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专攻元研究,元研究简单来说就是研究如何进行研究。他说,一些早熟的作者没有表现出可疑的发表习惯,很可能是通过天赋和努力才上榜的。
但科学家表示,这一趋势引发了一个问题,即这么多作者如何如此迅速地获得如此大量的引用。
美国得克萨斯州农工大学的昆虫学家Zach Adelman说:“虽然其中可能不乏真正的表现突出者,但我不认为相比5年前,我们现在突然大量产生了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天才。”
Ioannidis利用Scopus引文数据库的数据,根据他称为“复合引文指标”的指数,编制了一份被引用次数最多的研究人员名单。该指标考虑了一篇论文的共同作者的不同贡献水平。结合的数据包括研究人员论文的总引用次数、在每篇论文作者名单上的位置以及个人的h指数。h指数是一种衡量研究产出的标准,包括引用次数和出版物数量。
Ioannidis使用综合指数识别被引用次数最多的科学家,即那些引用指数在所在领域排名前2%或在所有领域排名在前10万的科学家。
Ioannidis将“早熟”科学家定义为在首次发表论文后8年内登上被引用次数最多榜单的科学家,而“超早熟”科学家则指在5年内达到被引用次数最多的科学家。相比之下,从首次发表论文到被引用次数最多的平均时间为36年。
分析显示,2019年至2023年间,被引用次数最多的早期职业研究人员数量显著增加。在此期间,“早熟”作者的数量从213人增加到469人,“超早熟”作者从28人增加到59人。
Ioannidis对数据进行了更深入的挖掘,发现31%的“超早熟”作者比他们所在领域95%的作者更频繁地自我引用;当排除自我引用时,20%的作者跌出被引用次数最多的名单。当Ioannidis纳入2024年的数据时,他发现17名符合“超早熟”条件的作者至少有一篇论文被撤回。
对于这些发现可能有一些解释,那就是作者在发现错误后诚实地撤回论文。Ioannidis表示,如果科学家特别多产,他们可能会经常引用自己的论文,但大量撤稿或高自引率也可能是不寻常发表行为的标志。
西班牙维戈大学统计信号处理专家Domingo Docampo使用了一些相同的指标调查引文欺诈。他说:“这项分析使用的方法是合理的、指标是可信的,在任何对科学家进行评估研究时使用它们都很有用。”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101/2024.10.14.618366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