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廖洋,王敏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1/16 8:39:58
选择字号: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底栖动物对微塑料的作用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科研人员在底栖动物对微塑料的垂直迁移作用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在环境科学与生态学期刊《危险材料学报》发表。

微塑料污染已经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微塑料的垂直迁移是其在海洋中分布和归趋的主要研究问题之一,生物作用下的垂直迁移尤为重要。微塑料被底栖动物摄食的现象普遍存在,然而,目前在底栖动物对于微塑料在沉积物中垂直分布的作用方面,相关研究仍然较少。

该研究选取了菲律宾蛤仔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中模拟了蛤仔的生物扰动作用下聚苯乙烯塑料微珠在沉积物中迁移的现象。

研究结果显示,菲律宾蛤仔在暴露于环境浓度相关的聚苯乙烯微珠中时,表现出了延长适应环境的时间的行为,但随后含埋栖率和掘穴速度等掘穴行为并未受到影响。经过14天的微塑料暴露,蛤仔的条件指数、清滤率和耗氧率也未表现出显著的胁迫性影响。在生物扰动作用下,微塑料可以迅速被转移到更深层次的沉积物中,达到了沉积物表层以下6-8厘米处。

通过分析生物扰动对微塑料的迁移机制,研究发现,蛤仔的掘穴、移动及摄食等行为均会对微塑料的垂直迁移产生影响。

结果表明,在菲律宾蛤仔未受到微塑料暴露的胁迫性影响时,其生物扰动行为会促进微塑料在沉积物中的垂向迁移,同时也表明与其他方法相比,基于生物的管理策略可能是减轻海水中微塑料污染的一种更为环保的方法。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博士生张康宁为论文第一作者,研究员孙晓霞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国际科学伙伴计划等项目联合资助。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16/j.jhazmat.2024.136765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email protected]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网邀您一起揭晓2024年度十佳博文 智利大型能源项目威胁世界最大望远镜
全球尺度风速与植物水力性状的关系获揭示 地球早期大气层曾发生碘氧“大战”
>>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