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行勇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2/18 16:09:37
选择字号:
早期生命与环境国际会议召开

 

2月17日,早期生命与环境国际会议在西北大学开幕。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国伟、翟明国、舒德干、周忠和、彭建兵、李献华、赵国春、朱敏、谢树成、张水昌,以及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德国、韩国等10个国家的13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

本次会议以“生命之树”为主题,聚焦地球从太古宙到寒武纪的宜居性演变以及早期生命与环境演化等领域,围绕“生命之树”的形成、宜居地球以及生命与环境的协同演化等主题,共邀请30位专家做学术报告。开幕式上,西北大学校长孙庆伟、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长王军、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忠和、中国科学院院士舒德干分别致辞,西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陈富林主持开幕式。

孙庆伟简要介绍了西北大学的发展历程和学科特色。他指出,早期生命与环境是重要的全球性议题,西北大学在地球科学与早期生命研究领域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深厚的学术积淀,舒德干院士带领的团队在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早期生命演化、古环境重建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理解早期生命的起源与演化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王军认为早期生命与环境演变在揭示生命起源、生物辐射与灭绝、环境协同演化等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希望借助本次难得的交流机会,推动国内外研究者共同破解生命和环境演化难题。

周忠和院士号召各位与会的专家代表和青年学者通过多学科交叉与合作,加强对学科前沿问题的把控,促进早期生命与环境协同演化研究领域的创新和发展。

舒德干院士强调“生命之树”在追溯生命起源、打造地球宜居性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也希望通过本次会议能够提升对早期生命和环境领域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为未来学科发展提供方向和理论指导。

会上,国内外专家学者围绕早期生命与环境共同演化相关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学术报告内容涉及发育生物学视角下的动物演化、大气氧含量增加对早期动物演化的影响、动物谱系演化树的建立、多细胞真核生物的起源等前沿科学问题,综合探讨了“生命之树”的形成和地球从太古宙到寒武纪的宜居性演变。会议通过汇聚众智助力学科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会议由西北大学和大陆演化与早期生命全国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西北大学地质学系、早期生命与环境创新引智基地、陕西省早期生命与环境重点实验室、陕西省古生物学会以及西北大学博物馆共同承办。

活动现场。(图/西北大学)

  ?

  舒德干院士致辞。(图/ 张行勇)

  ?

周忠和院士致辞。(图/张行勇)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email protected]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究发现可延缓帕金森病的原始创新靶点 科学家发现中等质量黑洞存在的直接证据
自2000年以来,全球冰川缩小了5%以上 “天关”卫星捕捉到罕见的X射线双星系统
>>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