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汉斌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2/21 13:18:54
选择字号:
昆虫现代植食模式于被子植物时代之前起源获揭示

 

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联合首都师范大学、美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和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研究团队,研究揭示了现代昆虫植食模式早在侏罗纪中期(约1.65亿年前)就已形成,比被子植物占主导地位的时代提前了约6000万年。2月19日,相关成果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

石炭纪以来134个植物群落的昆虫植食的β多样性分析。研究团队供图

  ?

昆虫与植物之间的互作关系是地球生态系统中最古老且最复杂的生态关系之一。昆虫植食行为作为生态系统中物质与能量流动的关键环节,其演化历程不仅反映了生物多样性的变迁,还对当今的生态平衡和农林业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长期以来,学界普遍认为现代昆虫植食模式的形成与白垩纪早期(约1.25亿年至9000万年前)被子植物的多样化密切相关。然而,最新研究发现,这一模式的起源远比此前认为的更为久远。

研究团队基于功能性取食组-损伤类型(FFGs-DTs)系统,分析了从3.05亿年前至今全球134个植物群落(包括化石和现生)的昆虫植食多样性。通过周转率、嵌套性和相似度的β多样性分析,研究发现自石炭纪以来,昆虫植食模式的多样性呈波动上升趋势。到中侏罗世,昆虫植食模式已出现11种功能性取食组和78种损伤类型,显著高于古生代,接近新生代水平。研究还发现,侏罗纪、白垩纪、古近纪、新近纪和现代植物群落的损伤类型呈现出高度集中趋势,表现为稳定的低周转率和高嵌套性分布。这表明昆虫植食模式的现代化拐点发生在侏罗纪,其多样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是嵌套性,而非周转率。

石炭纪以来昆虫、植物及环境演化过程。研究团队供图

  ?

论文第一作者、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博士后肖丽芳表示,该研究结果表明,现代昆虫植食模式并非形成于白垩纪被子植物辐射初期,而是早在侏罗纪中期(以裸子植物为主导时期)就已经形成,这一发现将现代昆虫植食模式的起源时间提前了6000万年。

据介绍,该研究是基于全球数据开展昆虫植食演化的尝试,研究成果有利于理解过去的昆虫-植物互作关系及驱动因素,有助于更好地评估当前昆虫生物多样性和未来栖息地的稳定性,为农林业经济中重要害虫控制和资源昆虫保护提供理论指导。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73/pnas.2412036122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email protected]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究发现可延缓帕金森病的原始创新靶点 科学家发现中等质量黑洞存在的直接证据
自2000年以来,全球冰川缩小了5%以上 “天关”卫星捕捉到罕见的X射线双星系统
>>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