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科学院南繁种业研究所研究员王勤南团队与海南大学教授朱国鹏团队合作,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项目等项目的资助下,在甘薯密植高产技术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近日,相关成果发表于《农学-巴塞尔》(Agronomy-basel)。
提高群体密度是提升单产的核心策略。针对当前甘薯生产上存在的“种植密度低,群体产量增益差”的突出问题,研究团队以甘薯品种烟薯25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多年多点的田间试验。
研究表明,适当增密(株距20厘米,垄距60厘米,文中D20处理)可协调甘薯冠顶层与冠底层的光分布,促进单株光合效率,增强了叶“源”的同化和输出能力;提升光合产物在块根“库”中的积累;提高了单株结薯数,特别是中等大小(鲜重100-250克)的薯块数量,进而提高了块根产量和商品性。
该研究成果可为热区甘薯高值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3390/agronomy14112579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