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严肃穆的报告厅里,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全国道德模范黄旭华的珍贵影像,在大屏幕上逐帧浮现。
从青丝到白发,从理想到现实,从风华正茂到两鬓斑白,这位战略科学家在艰苦的科研环境中默默耕耘,将生命熔铸进祖国海疆的人生历程,深深印刻在现场每一个人的心中。
2月22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在闵行校区举行追思纪念黄旭华学长座谈会,深切缅怀这位为我国核潜艇事业立下不朽功勋的科学巨匠。
“今天我也借上海交通大学的追思活动,跟大家说,每一张卡片、每一段文字、每一句追思,都承载着无比珍贵的情谊,我们替父亲收下,永远珍藏,感谢大家!”现场,黄旭华学长之女黄峻深情分享了父亲生前的故事,用带着哽咽的声音说道,“作为子女,我们也会牢记父亲的嘱托,将科学家精神好好地传承下去。”
?
黄旭华同志是交通大学1949届校友,他以“深潜人生”践行报国誓言,隐姓埋名数十载,为我国核潜艇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奠定坚实基础,用坚守诠释了“此生属于祖国,属于核潜艇”的壮阔人生,树立起科技报国的时代标杆。
本次座谈会通过追忆黄旭华“隐姓埋名三十载,铸就大国重器”的壮阔人生,弘扬其“深潜报国、矢志创新”的科学家精神。会议由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主持。
座谈会现场,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奎岭深情介绍了黄旭华的生平历程,回顾了他隐姓埋名,为我国核潜艇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展现了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崇高品格,让在场师生深受触动。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胡薇薇详细介绍学校《关于传承科学家精神、追思纪念黄旭华学长的工作方案》。学校将通过一系列主题活动,将黄旭华的精神融入“大思政”育人格局,激励广大师生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的爱国情怀,让“科学报国”的信念在师生心中生根发芽。
上海市委组织部,上海市人才工作局,中国船舶集团第七一九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老领导、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代表、师生代表、黄旭华奖学金获奖者代表,黄旭华家属等纷纷发言。
?
记者从上海交通大学获悉,学校依据《关于做好传承科学家精神追思纪念黄旭华学长的工作方案(拟)》规划,精心策划并开展了一系列缅怀纪念黄旭华的主题活动。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组织部、学指委将依托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基层团组织主题团日等,组织专题学习活动,深入学习黄旭华为我国核潜艇事业奋斗的一生,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的核潜艇精神,引导师生将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连,弘扬其爱国奉献、艰苦奋斗的精神品格。
清明节期间,上海交通大学全校师生将前往山茶社纪念碑、黄旭华院士专题展馆、旭华路等相关地点进行主题祭扫活动。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将深入推进“旭华”班人才培养工作,完善“黄旭华奖学金”评选颁发及获奖人宣传宣讲机制。学校还将设立“黄旭华精神”研究专项课题,鼓励师生从不同角度深入研究其时代内涵与现实意义。
在文艺宣传与创作方面,上海交通大学计划创作推出一批以黄旭华为原型的高品质文艺作品和出版物,打造有影响力的融媒作品。师生将创作话剧、音乐、舞蹈、电影、诗歌等多种形式的优秀原创文化作品,并组织展演展映活动。学校还将邀请话剧《深海》主创来校交流,打磨完善校史剧《积厚流光》中的《山茶》片段,创作拍摄主题电影《核潜艇》,并以黄旭华为原型创作歌曲、舞蹈、雕塑等文艺作品。
上海交通大学举办黄旭华院士悼念活动。图片均有上海交通大学提供
?
上海交通大学将策划举办黄旭华人物专题展,通过图片、实物、文献资料,全面、系统、生动、立体地展现黄旭华的科学家精神,并在广东、湖北等地开展巡回展览。学校还将组织成立“黄旭华精神”宣讲团,邀请黄旭华学长的家属、同事、在校师生等加入,深入学院、班级开展广泛宣讲活动,让黄旭华精神在校园内外广泛传播。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