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 闻  论 坛 博 客 分类信息 论 文 实名举报
       直播 | 科学时报系列 | English | 电子杂志 | 邮件订阅 | RSS | 返回首页   
科学网首页>论文频道>正文
植物糖运输理论终获验证
 论文作者:Robert Turgeon      期刊:PNAS     发布时间:2007-12-24 15:12:14 小号字 中号字 大号字

图片说明:正常的野生紫色毛蕊(左)和实验用的改造品种(右)。叶片的泛黄说明了植物无力将糖类输送到叶片之外。(图片来源:Ashlee McCaskill)
 
众所周知,植物会通过光合作用在叶片中产生糖类,但这些糖类是如何运输到机体其它部位(如花、根、果实等)的却一直没有得到实验证实。美国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终于验证了关于植物糖运输长期以来的理论猜测。这一成果不但有助于加深人们对植物基本生理过程的理解,还有望让科学家在将来通过基因工程方法增加植物光合作用率,增加二氧化碳吸收。相关论文发表在12月4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1991年,美国康奈尔大学的植物生物学教授Robert Turgeon提出了植物糖运输的“聚合物阱模型”(polymer trap model)。该理论认为,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蔗糖会逐渐扩散到植物的管状传输组织——韧皮部,并和其他营养物质一道,输送到机体的各个部分。而在韧皮部时,这些较小的糖分子会聚合形成更大、更复杂的糖结构,由于尺寸的原因,它们便再无法流回到叶子中去。
 
为了检验上述理论,在最新的研究中,Turgeon及其实验室的Ashlee McCaskill利用基因工程手段,改造了一种名为紫色毛蕊(Verbascum phoeneceum L.,与元参科家族十分接近)的植物,从而使与蔗糖聚合成较大分子相关的两个基因沉默。结果发现,紫色毛蕊中的糖类会重新回到叶子中来。
 
在正常植物中,一旦糖类在叶中累积,光合作用的速度就会变慢,植物也就不再“卖力”地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反之,如果能够将糖类有效地从植物的叶中转移出去,比如提高植物韧皮部的装载率,那么光合作用的速率和二氧化碳吸收都会增加。
 
不过,McCaskill表示,“这一想法目前还处于理论阶段。”2006年《科学》杂志上的一篇论文表明,当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时,由于一系列反馈回路的限制和约束,植物并不会摄入过量的二氧化碳,而“韧皮部装载就是制约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峰值能力的反馈之一”。(科学网 任霄鹏/编译)
 
(《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10.1073/pnas.0707368104,Ashlee McCaskill and Robert Turgeon)
 
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阅读(英文)
 
 
 
 
上一条 下一条
E-mail推荐
相关论文 当周论文排行
植物具有独特“节欲”基因
甲虫新家谱绘就 被子植物论遭挑战
气候变化对植物碳吸收的影响
植物遗传学家揭开红酒“真相”
植物器官大小受KLU基因调控
花粉化石揭示远古植物传粉方式
木质藤本生理生态学研究新进展
苔藓基因组揭开陆生植物进化之谜
首次发现一种“多能祖细胞”
揭开猴子交配时为何“喊叫”谜团
研究解开基因数量有限之谜
Nanog蛋白研究新进展
细胞自我吞噬作用研究新进展
具有马赛克结构的纳米片
研究开发出全新三维纳米制造技术
Netrin信号通路中的关键机制
京ICP备07017567
Copyright @ 2007 科学时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