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外奶业发达国家在种公牛基因检测和分子选育技术方面都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一些隐性缺陷基因的检测技术已经在奶牛育种中广泛应用。目前,国外种公牛选育中非常重视BLAD(牛白细胞黏附缺陷症)和CVM(脊椎畸形综合症)等隐性遗传缺陷基因的检测,所有后备种公牛必须经过这些基因的检测,证明不是隐性有害基因携带者后,才能进入后裔测定程序做生产性能测定和推广使用。在许多国家的官方系谱登记中,要求必须注明隐性有害基因的携带情况,对保证种公牛的遗传优势和降低有害基因的传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我国种公牛选育中,尚未开展BLAD、CVM等隐性有害基因的检测和分子选育技术,对种公牛和奶牛群体中CVM有害基因的携带情况尚不清楚,与我国是世界第三奶业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
2007年12月,《遗传》杂志刊登了题目为“利用单链构象多态性检测牛白细胞黏附缺陷症方法的建立”的文章(http://www.chinagene.cn/qikan/Cpaper/zhaiyao.asp?bsid=13175)。该文是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资助“优秀种公牛隐性有害基因分子检测技术研究”课题的部分研究结果,该课题的主要目的是建立中国荷斯坦奶牛隐性有害基因的分子检测方法,从而组建奶牛有害基因检测的分子诊断平台,与国际接轨。课题承担单位北京奶牛中心奶牛冻精基因库中保存有近20年来在中国广泛使用的200余头种公牛的冷冻精液样品,具有开展隐性有害基因分子检测的物质基础和血缘分析条件。
作者在奶牛育种中开展了隐性有害基因的检测技术研究,积极利用分子遗传学和分子生物技术手段建立起对奶牛BLAD、CVM等隐性有害基因的检测方法和分子选育技术具有重要意义:①可以有效减少遗传疾病的传播;②进一步完善种公牛选育技术体系,由传统的数量遗传学向分子遗传学转化;③扩大优秀种公牛的遗传影响;④建立一种简便、快捷的检测BLAD、CVM等有害基因的新方法。总之,该课题的开展对缩小与奶业发达国家的差距,对自行培育我国优秀后备种公牛,完善奶牛良种繁育体系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采用PCR-SSCP和DNA序列测定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一种检测BLAD有害基因的新方法―SSCP法,为奶牛BLAD有害基因的检测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我国现有荷斯坦种公牛及后备公牛2,000余头,均未进行BLAD隐性有害基因的检测。本文建立的BLAD基因检测技术可以在全国种公牛站推广应用,排除隐性有害基因的携带者,避免和降低优秀种公牛传播扩散隐性有害基因的风险,为我国奶牛的分子诊断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来源:人民网科技)
(《遗传》,2007 29 (12): 1471-1474,李艳华,赵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