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论文作者:Stefan Keller 期刊:《天体物理学杂志》 发布时间:2008-4-10 17:22:33
银河系是“吞噬杀手”

星系间吞食过程
 
据澳大利亚教育科学资讯网报道,近日澳大利亚的科学家们通过长期地观测后确认,我们所在的银河系竟然是一个巨大的吞噬杀手,银河系可以轻松地将周围的小星系吞噬掉,使它们成为自身的一部分,而天空中时常出现的星系残骸则是银河系吞噬周围星系后剩下的残余。目前,天文学界对于澳大利亚科学家们的这一研究结论显示了浓厚的兴趣。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院的专家们在该大学斯特姆洛山观景台(Mt Stromlo Observatory),利用大墨尔本望远镜(Great Melbourne Telescope)对银河系进行了观测。
 
他们将多方面数据综合整理后得出结论:巨型长条状星系残骸应该来自于银河系相邻的星系。而他们也同时推断——这些残骸是被银河系“吞噬杀死”后造成的,它们是星系间“蚕食”的牺牲品。科学家们确认,人马矮星系(Sagittarius dwarf galaxy)的一部分,由于受到银河系的吞噬而被剥夺出原星系。人马矮星系的在被银河系吞噬杀死的过程中,逐渐被伸长,并将最终解体。
 
而据这次研究的负责人科勒尔(Stefan Keller)博士透露,在对银河系吞噬现象的观测过程中,科勒尔博士与他的研究团队对15000多张天文观测图像进行了筛选、整理,对一种名为天琴RR型变星(RR Lyrae variable stars)的十分罕见的规则跳动恒星(pulsating star)进行了细致研究。
 
通过对天琴RR型变星的观测,科学家们清楚地找到了其与银河系及人马矮星系之间的重要联系,对银河系的“杀手本色”研究打下了重要基础。与此同时,科勒尔博士与他的研究团队还对被吞食的星系残骸(恒星残骸)进行跟踪观察,科勒尔博士表示,“因为刚刚解体的星系残骸最为活跃,这也就为我们提供了观测的最佳机会。通过对它们的观察,我们便可以很容易的测算出银河系的质量与形状。”
 
科勒尔博士认为,银河系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会不断地吞噬小一些的星系。在银河系的形成初期,银河系正是通过不断地合并周围小星系,使得自身重量不断增加,而那些被吞噬了的星系同时也成为了银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勒尔博士风趣地表示,银河系吃掉了无数丰富的盛宴,而与那些被吞噬了的大型星系相比较起来,人马矮星系只不过是银河系正餐后的薄荷糖罢了。”澳大利亚科学家们将他们的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4月份的《天体物理学杂志》(Astrophysical Journal)上,而这一发现在世界学术界中也引起了不小的震动。(来源:网易探索 和平)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相关论文 一周论文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