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与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的相互作用可能加剧了狼疮的症状。
(图片提供:Pierre Duffau)
凝血细胞血小板通常都是一个正面角色——能够帮助伤口止血,从而让人们不至于因流血过多而死。但是根据一项新的研究,对于那些狼疮患者而言,这些人体血液中的“创可贴”却是能够让病情加重的坏蛋。这项研究同时表明,一种通常供心脏病患者使用的抗凝血药或许能够减轻狼疮的症状。
一旦患上狼疮,免疫系统便会产生瞄准自身细胞的抗体,从而导致关节疼痛、皮肤损伤、疲劳以及其他症状。这种疾病会累及身体多个系统和器官,临床表现复杂,目前尚无有效疗法,但可以控制症状。狼疮患者的血液往往容易凝结,因此他们更容易罹患心脏病和中风。这些症状意味着血小板在这种疾病的发病过程中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
法国波尔多大学的免疫学家Patrick Blanco和同事于是便想搞清,这种与血小板有关的病因是否可能源自一类罕见的免疫系统“斗士”,即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在血流中,pDC会释放名为I型干扰素的化学信使,从而使免疫系统活跃起来。狼疮患者往往具有大量的I型干扰素,从而增加了能够导致症状的自我攻击抗体的产生。在此期间,血小板制造了一种名为CD154的蛋白质,其功能便是激活pDC,而正是它们能够直接增加I型干扰素的产量。
为了确定血小板是否能够通过诱发pDC过度激活免疫系统来加剧狼疮的病情,Blanco和同事将来自健康个体的血小板与狼疮患者的血小板进行了混合。结果显示,狼疮患者血液中的抗体球蛋白会将血小板据为己有,并激活后者。研究人员发现,这些具有活性的血小板生成了CD154,并开启了pDC,导致它们产生了4倍于正常水平的I型干扰素。而对于狼疮患者而言,这将导致免疫系统加大其对自身体细胞的攻击力度。研究小组在9月1日的《科学—转化医学》网络版上报告了这一研究成果。
接下来,研究人员利用人类已使用多年的抗凝血药氯吡格雷(Plavix)治疗患狼疮的实验鼠。结果显示,氯吡格雷可以显著降低实验鼠肾脏的炎症。此外,接受治疗的实验鼠寿命也比未接受治疗的实验鼠长约3个月。
研究人员表示,当前狼疮的标准疗法均需要使用类固醇或化疗药物,而几乎所有这类疗法都会产生毒副作用。如果能利用抗凝血药治疗狼疮,狼疮患者的生活质量或许可以显著提高。研究人员认为,他们计划开展利用抗凝血药治疗狼疮的临床试验,但可能需要很多年才能开发出被批准上市的疗法。
美国纽约市特种外科医院的免疫学家、风湿病学家Mary Crow对这项研究表示赞同。她说:“我完全相信血小板在加剧狼疮症状方面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来源:科学时报 群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