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和法国合作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约一年前,印度洋表层水温会出现变化。研究人员因此认为,如果利用人造卫星监测印度洋表层水温和其上空云团的变化,提早一年就可预报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
所谓厄尔尼诺现象,是指南美洲秘鲁等国家外海所处的太平洋赤道海域表层水温上升带来的全球异常气象。每当厄尔尼诺现象严重时,全球一些地区将暴雨成灾、洪水泛滥,而另外一些地区则久旱无雨、农业歉收。
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与东京大学、法国海洋开发研究院合作,对太平洋和印度洋表层水温500年来的变化情况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发现,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十多个月前,印度洋东侧表层水温将有所上升,而印度洋西侧表层水温则有所下降。
研究人员由此推断,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的大气循环系统紧密相连,只要着眼于印度洋表层水温的变化,就能够预测约一年后太平洋可能出现的变化。这一成果已于2月22日刊登在英国《自然—地球科学》(Nature Geoscience)杂志网络版上。
目前,国际上已存在不少厄尔尼诺预报模型,其中一些曾数次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前几个月就成功预报,但总体而言成功率并不高。日本的这项新研究成果则将预报时间提早到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前约一年,不仅大大提早了预报时间,也为研制更准确的预报模型提供了新思路。
《自然—地球科学》杂志在为这项研究配发的一篇文章说:“如果要扩展有关厄尔尼诺预报的视野,那么无论是经验预报模式,还是动态预报模式,都要把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情况同时考虑在内。”(来源:新华网 蓝建中)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