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相斥,异性相吸”,这是大家都熟知的基本物理现象,但一项理论研究指出,两个带同种电荷的物体在特定条件下也可能出现“同性相吸”现象。
新一期英国《皇家学会学报A》刊登的一篇论文说,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的约翰·莱克纳指出,英国科学家威廉·斯诺·哈里斯曾在1836年进行带电物体实验后报告,有些时候带同种电荷的物体之间的斥力会消失,转而变成引力。
莱克纳提出这样一个理论模型,两个本身导电效果足够好的球体带上同种电荷,通常它们会像人们预计的那样表现出“同性相斥”现象。但如果它们离得足够近,其中一个球体的电荷斥力作用非常明显,以至于另一个球体上的同种电荷被排斥到球体远端,这时其近端就可能出现局部带异种电荷的情况,最终导致两个整体看来带同种电荷的球体不可思议地产生“同性相吸”现象。
莱克纳的这篇论文引起许多科研人员的兴趣,他们最初都不太相信这个与“常理”不符的结论,但在仔细思考和计算后又觉得这是可能的,现在已有研究者计划用超导体等设计精密的实验装置来测试相关理论。因此,与传统理论相悖的“同性相吸”是否真的成立,还有待科研人员的实验结果给出答案。(来源:新华网 黄堃)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