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的研究人员完成了一种高致病性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株的基因组测序,指出了这种病毒株的分子特征,也表明了其基因组在不断进化中,这些结果将有助于国内IBV病毒发展的有效控制,深入了解冠状病毒的进化特征。相关成果公布在病毒学权威期刊《病毒学期刊》(Journal of Virology)杂志上。
文章的通讯作者是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谢青梅副教授,其主要研究方向为动物营养与免疫方向,曾主持过一项广东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优质鸡抗病育种研究与开发》的子课题研究等。
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此种病毒属于冠状病毒科。近期IBV感染病例持续爆发,在国内出现了较高的发病率和高风险性,其中的详细原因,目前还不清楚。
研究人员对2004-2011年期间的疫情爆发进行了监控,分离得到了超过300个IBV毒株,流行病学研究分析表明鸡肾型IBVs越来越流行,出现了病毒株之间自然遗传重组导致的不同遗传组群,这也许导致了新型IBV病毒株的出现。
针对其中一个从2010年存活12天的病鸡样品中分离得到的病毒株: CK/CH/Zhejiang/06/10 strain (IBV-YX10),研究人员展开了深入研究,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报道了IBV-YX10的完整基因组序列,测序结果表明,这是一种自然基因重组的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株。
IBV-YX10完整序列共有27,674个核苷酸,组成六个基因,这六个基因排列顺序为5′非翻译区域 (5′UTR)-1a/ab-spike-3a-3b-envelope (3c)-membrane-4b-4c-5a-5b-nucleo-capsid-3′UTR,研究证明IBV-YX10在中国发生了基因重组。
这些发现指出了IBV病毒株的分子特征,也表明了IBV基因组在不断进化中,这些结果将有助于国内IBV病毒发展的有效控制,促进深入了解冠状病毒的进化特征。
华南农业大学今年上半年还曾在Nature Genetics上发表研究成果,张桂权教授指导的博士生王少奎与其他研究人员合作,完成了水稻粒宽基因GW8的图位克隆及功能分析。
研究人员从巴基斯坦优质水稻Basmati品种中成功克隆了一个可帮助稻米品质提升和增产的关键基因GW8。在Basmati水稻中,GW8基因启动子产生变异,导致基因表达下降,可使籽粒变得更为细长,还会影响淀粉粒排列结构和垩白度等方面,提高稻米在外观、口感等多方面的品质。而我国大面积种植的高产水稻中也含有这个基因,所不同的是这些高产水稻中含有的是GW8基因的另一个变异类型,它能促进细胞分裂和增加稻米粒重,使得水稻更为高产。
研究还发现,来自伊朗水稻品种中的一个新的GW8基因突变类型可以把GW8基因的优质和高产这两个优异性状结合起来,它可以同时提高水稻的品质和产量:这个新等位变异位点导入Basmati水稻品种后,在保证优质的基础上可使其产量增加14%;将它导入我国高产水稻品种后,在保证产量不减的基础上可极显著提升稻米品质。(来源:生物通 张迪)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