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满洲等 来源:《德国应用化学》 发布时间:2014-3-14 13:05:32
选择字号:
金属纳米团簇强荧光研究获进展
 
近日,安徽大学和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匹兹堡大学合作完成的一项研究,使人类有望开发出新一代生物荧光检测与诊断试剂,为进一步了解金属纳米团簇的荧光起源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德国应用化学》杂志。
 
众所周知,因为有光,人们可以看到宏观世界的美妙;因为荧光,科研工作者可以看到微观世界的细胞精细结构,甚至可以在分子层面了解化学反应。
 
据了解,近年来荧光贵金属纳米团簇因具有确定的结构组成、良好的生物兼容性以及抗荧光漂白能力,成为继半导体量子点后最有可能在生物体内得到应用的材料之一。然而,之前所报道的贵金属团簇普遍存在量子产率低、合成收率不高、后期提纯工艺复杂等问题。
 
此次研究人员通过巧妙的设计首次使用巯基—金属取代了单一的硫醇配体,并在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引入银这一外源金属,得到总金属原子数保持不变的AgxAu25-x纳米团簇。与此同时,他们通过高分辨质谱、核磁共振、X射线光电子能谱以及四元单晶衍射对结构进行了精确表征,发现在银掺杂后团簇的荧光量子产率提高了足足400倍(相比于Au25纳米棒)。
 
据悉,相关工作的中国专利与国际专利正在申请当中。(来源:中国科学报 陈欣 周晔)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 SSI �ļ�ʱ����
 
相关资讯 相关论文

图片资讯
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搜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超大容量变速抽蓄工程进入机电安装阶段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
 
一周资讯排行 一周资讯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