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希庭 来源:《科学通报》 发布时间:2015/1/26 13:15:15
选择字号:
大脑知道幸福还是不幸福

 

幸福是当下的热门话题之一。人人都想要得到幸福。但是,每一个人幸福的程度并不一样。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生活得很快乐,另外一些人却总是郁郁寡欢。这是为什么呢?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对于幸福和不幸福的人们,他们在安静状态时大脑的神经活动模式是存在差异的,这为幸福感存在个体差异的神经根源提供了证据。

开展这项研究的是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黄希庭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主要研究人员包括罗扬眉、李宝林、刘杰和毕重增等,他们撰写的研究论文名为“幸福感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低频振幅研究”,从神经科学的角度初步研究了幸福感与大脑处于安静状态下的神经活动的关系,即将发表于《科学通报》。

尽管对幸福感的个体差异问题已经有很多研究,但是从神经科学的视角、采用静息态技术来进行的研究则很少。用该技术来研究个体差异问题已被证明是有效的,黄希庭教授课题组基于此借助静息态fMRI技术,首次采用了低频振幅指标,对159名不同幸福感个体在安静休息状态下的大脑神经活动进行了研究。

这项工作创新地采用了fMRI技术中的低频振幅指标,研究了幸福感与大脑自发神经活动之间的关系,得到了一些有趣的结果:前额皮层的部分区域(如眶额皮层)在静息状态下的低频振幅会随着幸福感的增加而升高,这些区域的低频振幅值都与情绪有关系;相反, 脑后部的部分区域(包括顶上沟、中扣带皮层和楔前叶等)的低频振幅会随着幸福感的增加而降低,这些区域的低频振幅不仅与情绪有关,还与过度自我消极思考的倾向有关(图1)。

这些发现有助于人类理解幸福感个体差异与大脑自发神经活动之间的关系,并为幸福感的客观测量与提升提供了参考。将来人们或许只需躺在磁共振仪器里,花几分钟扫描大脑安静时的活动情况,就能知晓其幸福感状态,不必再依赖自我报告。当然,要解开幸福之谜这只是项初步研究,将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来源论文: 罗扬眉, 李宝林, 刘杰, 毕重增,黄希庭. 幸福感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低频振幅研究. 科学通报, 2015 Luo Y M, Li B L, Liu J, Bi C Z, Huang X T. 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s in happiness: A resting-state fMRI study (in Chinese). Chin Sci Bull (Chinese Version), 2015,doi: 10.1360/N972014-00700 http://csb.scichina.com:8080/CN/abstract/abstract516283.shtml (来源:EurekAlert! 中文版)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搜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超大容量变速抽蓄工程进入机电安装阶段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