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金章东研究团队在国际大陆钻探计划(ICDP)和中国大陆环境钻探计划(CESD)的支持下,对在2005年夏天于青海湖南盆获得的18米沉积岩心进行地球化学组成分析,并结合现代沉积过程和流域黄土组成分析,发现青海湖在末次冰期时基本是干涸的。该研究成果发表在《第四纪科学评论》上。
研究发现末次冰期(即在32~19.8千年前)期间,青海湖的沉积物粒度和化学组成与流域风成黄土基本一致,且十分均一而稳定。更重要的是,该时段仅发现蒿属、麻黄属和藜科这些沙漠和草原性孢粉,不存在水生植物孢子和湖相介形类壳体等。这些特征表明,在末次冰期时,青海湖流域十分干旱,主要接收了风尘黄土堆积,为一干湖盆。进一步,在至11.5千年的整个末次冰消期期间,青海湖虽然有一些时段是湖相沉积,但还是以风尘黄土堆积为主。总之,这些特征表明,在3万年以来的近2万年时间内,青海湖基本处于干涸状态,即使有水,也是间断性的浅水湖泊。(来源:中国科学报 张行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