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兰州大学获悉,该校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地质灾害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对滑坡灾害隐患的监测、预警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可推广应用至全球其他滑坡灾害高发区。该项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环境遥感》。
据悉,该研究团队在甘肃省永靖县综合利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数学统计模型和野外无人机测绘,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在区域尺度上预测潜在滑坡的位置、范围、面积和体积的新方法,并在该地区滑坡灾害长期监测和调查过程中得到了很好验证。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区域尺度滑坡隐患早期识别和危险性评价的准确性,推进区域滑坡灾害风险定量评价研究。
据介绍,我国城镇化发展与土地利用的不断扩大导致突发性大型滑坡灾害日益增多,严重威胁着山区城镇居民生命和财产安全。近年来发生的多起大型滑坡灾害,如贵州纳雍山体崩塌、四川茂县滑坡和甘肃舟曲江顶崖滑坡等都造成了严重后果。特别是尚未滑动的潜在滑坡 ,其隐蔽性强、数量多、分布广、危险性高、监测预警难度大,受地震、强降雨或人工扰动等的诱发,极易造成直接的毁灭性灾害或堰塞湖等次生灾害,对当地群众生命财产、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形成巨大威胁,因此对潜在滑坡进行早期识别及预测是防灾减灾的重要途径之一。该研究成果将为灾害早期识别与预测提供重要科技支撑。(来源:中国科学报 王进东)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rse.2020.111738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