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自己是谁的感觉被认为会受到一些事情的影响,比如童年经历、与他人的互动,现在,研究人员说,还有我们的身体。8月26日发表在Cell Press细胞出版社旗下期刊《交叉科学》(iScience)上的一项研究表明,当一对朋友在一种感知幻觉中交换身体时,他们对自己个性的看法与对朋友个性的看法变得更相似。研究结果表明,自我的心理和生理感觉之间的这种密切联系也与记忆等功能有关:当我们精神上的自我概念与身体上的自我不匹配时,记忆就会受损。
“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喜欢想象有一天在别人的身体里醒来会是什么样子。”论文第一作者、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博士后研究员Pawel Tacikowski说,“很多孩子可能都有这样的幻想,我猜自己一直都没有摆脱它——我只是把它变成了我的工作。”
由Henrik Ehrsson领导的“大脑、身体和自我实验室”团队给两对朋友配备了护目镜,他们可以从第一人称的角度看到对方身体的实时图像。为了进一步加深这种幻觉,研究人员对两名参与者相应的身体部位同时进行了触摸,这样他们也能感受到自己在眼镜中看到的东西。过了一会儿,这种幻觉大体上起作用了;为了证明这一点,研究人员用一把道具刀威胁了朋友的身体,结果发现参与者耶突然冒起了一身汗,就好像他们就是被威胁的人一样。“身体交换已经不再是科幻电影的专有领域了。”Tacikowski说。
实验只让参与者感觉自己“在别人的身体里醒来”了很短的一段时间,但这段时间足以显著地改变他们的自我感知。在交换身体之前,参与者给他们的朋友打分,比如健谈、快乐、独立和自信。与这个基线相比,在交换期间,他们倾向于认为自己与曾经进入对方身体的那个朋友更类似了。
这种错觉也影响了记忆。“一个公认的发现是,人们更善于记住与自己有关的事情。所以我们认为,如果我们在幻觉中干扰了一个人的自我表现,通常应该会降低他们的记忆表现。” Tacikowski说。
事实确实如此:在记忆测试中,幻觉中的参与者的表现普遍较差。然而,更重要的是,那些能更充分地接受朋友身体的参与者,并显著地调整自己的性格等级以与对朋友的评价相匹配的参与者,比那些感觉与自己身体分离的参与者表现得更好。研究人员说,这可能是因为他们的“自我不连贯”较少,也就是说他们的心理和身体的自我表现仍然一致。
这些发现在研究自我感丧失和其他精神疾病(如抑郁症)时可能很重要。自我感丧失症是指人们感觉自己的精神状态和身体不一致。“我们证明了自我概念有可能很快改变,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潜在的有趣的实际影响。”Tacikowski说,“患有抑郁症的人通常对自己有非常顽固和消极的想法,这可能会对他们的日常生活造成毁灭性的影响。如果你稍微改变这种错觉,就有可能让这些想法不那么刻板,不那么消极。”
不过现在,他想要构建一个更一般的框架,来解释自我感是如何在身体和心理层面上构建起来的。“现在,我一直在思考这个行为效应是如何起作用的——大脑的机制是什么。”Tacikowski说,“然后,我们可以将这个模型用于更具体的临床应用,可能开发出更好的治疗方法。”(来源:科学网 唐凤)
相关论文信息:http://dx.doi.org/10.1016/j.isci.2020.101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