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以下简称加工所)蚕桑多元化创新利用团队在构建重金属污染风险区划与源汇关系定量表征新方法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在线发表于《整体环境科学》(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加工所为该论文第一完成单位,陈莲博士为第一作者,南京大学教授周生路和加工所研究员唐翠明为共同通讯作者。
随着工业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田生态系统重金属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由于环境介质的多样性、评价标准的不一致性、污染来源的复杂性,使得农田生态系统污染风险精准评价与区划、源汇响应关系定量表征仍存挑战。
在该研究中,加工所蚕桑多元化创新利用团队开发了一套新型的农田生态系统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估方法与源汇空间响应关系定量表征模型,用于生态系统重金属污染精细化风险评估,从而为重金属污染精准防控与高效修复奠定基础。
桑树根系发达,具有耐重金属、耐贫瘠、耐旱、耐盐碱、耐涝等特性,近年来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盐碱地植被恢复、石漠化治理、沙漠治理、消落带治理等生态环境修复方面展现出巨大的生态效应。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加工所结合多组学技术解析桑树对重金属、盐碱、干旱等不良生境胁迫的生理响应以及分子调控机制,大力开展相关基础研究工作。
上述研究为桑树作为抗逆物种资源用于生态环境整治包括重金属污染修复、盐碱地治理等提供科学理论依据,进而为培育、发展、壮大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高度统一的桑树生态产业奠定科学基础。(来源:中国科学报 朱汉斌)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scitotenv.2023.161610